地产开发商为了吸纳贫穷人的资产入囊,出现了买房分期付款制;地产投资商为了赚取利润,把房子分期给贫穷的人居住,出现了租赁。虚拟运营商和传统运营商的关系更像是分期付款的租赁关系。
传统运营商急需革命,虚拟运营商应运而生
用户对通讯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运营商依靠自己的资源和实力已经不能为用户带来高效的服务和堪称完美的体验。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传统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也越来越苛刻,而传统运营商为了保持自身核心的通讯市场竞争力,更要保持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状态,将战略重点转移到自身最为擅长的核心网络的建设与维护,无暇东顾,于是需要把大量的增值业务和功能化业务等新业务转售给更加专业的公司来运作,以便开展更加高效的业务运营,势在必行。
另外,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通讯业务本身技术和种类的强度不断激增,令传统运营商应接不暇,同时受到来自微信、QQ、陌陌等新生的互联网OTT的强烈冲击,要在通讯市场和传统运营商分得一份美羹。传统运营商要在形势严峻的现状下生存,必须寻求新的机遇,虚拟运营商就此应运而生,引发传统运营商变为一个地产商的角色。
虚拟运营商“寄人篱下”,终为她人做嫁衣
民营资本和外资对运营通讯网络很感兴趣,他们要设法进入内地运营商市场,最可能的形式就是以租借网络的形式来开展虚拟运营。这样,物理网络还掌握在运营商手中,传统运营商只是将新兴的增值业务分流给虚拟运营商,这种放开基础运营商市场的方式也并不影响传统运营商的市场根基,也不会给自身带来投资增量,于是新兴的虚拟运营商和传统的基础运营商一拍即合,达成交易。
2013年1月8日,工信部出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该文件规定,“基础电信商应保障在试点期间至少与2家以上转售企业合作”;但其中也明确指出转售业务商受增值电信业务管理,且不能自建网络、无号码资源,地位将类似于SP时代的SP企业,这说明虚拟运营商要依赖三大基础运营商才能生存。也就是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被强制要求在2年内与2家虚拟运营商合作,这给了虚拟运营商更大的自信。
虚拟运营商仅是通过网络的租赁和使用为客户提供服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业务的开发、运作、推广、售卖等各领域,这样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更为细分的服务,甚至可以开发出富有自身经营特色的模式和服务,便于拉开和传统运营商的差异。
从整个运营商的长远发展来看,传统运营商的还处于一个相对增长时期,这将使基础运营商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网络的基础建设上。可以预测虚拟运营商在我国的发展还将依据行业的发展而定,短时间内并不会大规模的风行,因为虚拟运营商毕竟属于传统运营商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传统运营商的升级。
并且根据协议,虚拟运营商受制于三大基础运营商,不能打价格战,虚拟运营商只能在现有模式下生存于基础运营商的麾下。这相当于传统运营商通过工信部的调控把楼盘租赁给了虚拟运营商,而虚拟运营商犹如“寄人篱下”,还需依靠基础运营商生存,终为她人做嫁衣。
传统运营商自我革命,夯实商业战线的根基
虚拟运营商也像是基础运营商主干上新生的枝桠,老树不能分身的时候,新枝就承担起了延续生命的重任,更特色更丰富多彩的生机就呈现在新枝的身上,但终究还是老树的生命的延续,所以说虚拟运营商是传统运营商生命的延续,或者说是传统运营商的一次自我革命。
据腾讯科技对市场和用户的调查,更多的反馈是“没听说过虚拟运营商”、“缺少特色服务,懒得换号”、“不敢轻易信任等等。虚拟运营商高调出场却深陷品牌认知的尴尬。虚拟运营商依托基础运营商的支脉发展,并且没有号码资源,每个虚拟运营商的号码都贴上了三大基础运营商特有的标签。所以虚拟运营商延续的是基础运营商的血脉,不会形成鲜明的独立品牌。
虚拟运营商有自身新兴的业务模式和特色服务,在基础运营商长期积淀的血脉下,顺势而为将会呈现出差异化的生机。这将使传统运营商有精力致力于本身基础业务的夯实,又能依靠新兴虚拟运营商延续新的商业模式和特色服务,拉长商业战线,稳固根基,以对抗外来的OTT冲击。
传统运营商拥有长期沉淀的网络通讯的扎实根基,在新兴技术和业务上却两眼墨黑,借用地产商的思维,面对互联网OTT的冲击时,把业务租赁给对新商业模式感兴趣的虚拟运营商是运用互联网跨界思维进行的一次自我革命。
(作者:倪卫涛,科技评论人,公众号:倪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