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的文字才有价值
郭向阳 文
古人说得好,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其实文学也是如此,思想性决定了文学的艺术品格与品位,文字的好坏是一种附丽,一种装饰,骨子里的东西,还是思想。鲁迅之所以是鲁迅,就是因为他的思想高度,莫言之所以是莫言,而不是鲁迅,同样是他的思想,有别于鲁迅,他对中国人人性的观察,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不及鲁迅,他所处的大环境对文化与文艺监管的一些特殊性,也让他成不了鲁迅,更使得他的一些思想无法表达。鲁迅的伟大之处,和他所处的大环境有关系,但更多的是在于他独一无二的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入观察,及大胆揭露,在于他思想的尖锐性,在中国至今无人企及,更在于他敢讲真话敢说实话,能真正的用文学来发掘社会的方方面的善良与丑恶,敢于用文学激浊扬清。
文学的意义在于丰富人的思想,在于开阔人的视野,在提升人的精神,在引领人的思想。因而文学作品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必须要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思想性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思想性是文学作品得以确立的基石。有思想的文字才有价值,有价值的文字,才能构成文学,才会得到认可,可惜的是,现在有很多人云亦云毫无价值的文字组成的狗屎文化及狗屎作品,由于是拍马屁的文章,由于是符合主旋律的文章,却深受官方的热捧,成了文坛的主流,很多毫无价值的文字,构成了什么意义也没有的假冒伪劣文学作品,这些个混乱不堪破碎不堪混账不堪的坏东西,形象干瘪意识落后毫无新意,可当今文学就在干瘪中流传,在抄袭中不断的发展壮大,形成一种市里的庸俗的图解政治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目前文化界最大的悲哀,就在于很多的文化人没有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很多虚假的文学作品,靠着厚颜无耻丧尽良知的无原则吹捧政府,美化掩盖政府官员们的无耻行径,大行其道,风行全国。中国目前不是文学作品太少,而是有独立思想的文学家太少,能够为老百姓讲真话的文学作品太少,能够看到目前社会问题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的作品太少,能够发掘中国民族精神的文学作品太少,中国文化的糖醋性酱缸性庸俗性,中国文人的趋炎附势性无耻贪婪性,及当今中国意识形态的高压性,让很多作家变得慵懒,变得庸俗,甚至变得卑劣,变得无耻,这是目前中国文化,尤其是文学,最可悲哀的地方。
201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