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此前多次撰文,家族企业的发展瓶颈,也多次撰文汇源果汁,笔者均表明汇源转型是不可能成功的。现在,笔者预测,汇源果汁风险或将来临,主要依据是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补贴、土地优惠、贴息贷款等进行治理整顿,而汇源果汁获得补贴分别是,2010年1.08亿元、2011年2.01亿元、2012年2.8亿元、2013年2.25亿元。而2月3日发布的2014年全年业绩预亏,去年上半年赢利2049.2万元,经调整后上半年业绩亏损1.59亿元。当记者问道朱新礼汇源果汁的亏损状况时,朱新礼回应,企业亏不亏只有企业家知道,笔者猜测这背后的意图就是算上地方政府补贴,汇源未必是亏损。但是,今年两会已经整顿地方政府财报了,这或许会威胁到汇源果汁将来不能获得补贴了。如果汇源果汁没有这一块补贴,那将是真正的亏损了,这才是汇源果汁的真风险来临。
朱新礼如何及早应对这种釜底抽薪的风险呢?
笔者认为,由于朱新礼在果汁100%浓度成为全国龙头之后,就一直发不出力量,而且果汁100%的赢利与补贴有关,如果没有补贴,这种行业龙头还能支撑多久都是一个问号。
为什么汇源果汁成为行业龙头之后就一蹶不振呢?
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家族创始人过度聚焦于实际经验,没有大量研究别的方面的经济,把自己的视野过度聚焦于果汁同行、饮料同行,所以,开发出来的产品没有一样是叫得响的。如柠檬ME、果汁果乐、冰糖葫芦、跟果混、爱上小时光、飞熊等等,由于产品开发失灵,变成朱新礼增持股份、弄合伙制也没有效果。
另外,任何投资都是隔行如隔山,果汁100%取得成功并不代表投资白酒、葡萄酒、普洱茶、牧场会成功。
由于不懂经贸研究,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自贸区签约,变成中国牧场受到冲击,中国奶农杀牛倒奶,而且澳大利亚每年可以出口中国100万头奶牛。
中国打击腐败,变成高端白酒、葡萄酒受到巨大的冲击,另外,现在人类已经远离白酒,而是喝低度酒。
另外,普洱茶炒作风头已过,茶叶太多,投资普洱茶也难有市场。
笔者认为,造成朱新礼在果汁100%浓度之后的一连串失败,除了没有经贸研究功底之外,思维也是受到限制,用果汁、饮料思维来开发新产品,变成视野狭窄、思维受到控制,无法摆脱自己。
现在,汇源果汁或面临地方政府补贴取消这种釜底抽薪的巨大风险,如果真的抽了,那么,汇源品牌就不牢固了。所以,朱新礼应该及早应对,通过更换思维,开发出叫得响的产品,这才是汇源果汁脱困的原因,也是面对将来地方政府补贴不再进行风险的承受力。笔者认为,朱新礼还是可以开发出一系列差异化、特色化的饮料产品来打响市场品牌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饮料、果汁行业比较饱和,竞争力度比较大,但是,只要通过差异化、特色化、更换思维、有能人指导操盘,开发出一系列市场上没有的产品,就能一炮打响。否则,如果地方政府取消补贴,汇源果汁风险就会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