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对房地产的利好有多大?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距离上次降息尚不足百日,中国央行于228日再次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自昨日(31)起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与此同时,中国指数研究院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2月,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0539元,环比小幅下跌0.24%。百城中,39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61个城市环比下跌。从数据上看,国内楼市正处于“量价齐调”之中。

  面对央行今年的首次降息,再加上稍早前的降准,房产专家对后市看法趋于乐观,他们认为,虽然2月全国楼市成交不给力,但此次降息恰逢3月楼市小阳春,这对于市场消解观望情绪,房企消化库存极为有利。更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降息周期的深入,今年一线城市房价上涨20%-30%,而三四线城市由于库存偏高,止跌回稳尚可期待。

 从理论上讲,央行降息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利好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目前房地产市场资金链整体紧张,贷款利率的下调将意味着开发商贷款难度、融资成本的降低,这对于房企来说是利好。另一方面,本次降息后购房者贷款10020年总共可少缴利息3.46万元,即每月可减少月供144元。

不过,笔者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宽松,对于遏制房价泡沫快速破裂,短期提升楼市成交有着积极的作用,预计3月份全国楼市会呈现回缓迹像。但从长远来看,很难扭转全国楼市调整的步伐。

首先,在相隔不足百日之后,央行再次宣布降息。这说明了,中国经济形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事实上,近期无论是PMIPPICPI等数据来看,中国制造业已进入了通缩期。央行无论是拿出了存量的货币工具,还是抛出创新型调控手段,都无法使实体经济摆脱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才不得不连续下调利率。

现在的状况是,一方面,垄断央企、国企职工收入过快增长速度(特别高管的收入增长)被喊停,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不景气,广大实体经济生存艰难,普通职工收入增速也将会有所放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收入预期远不及经济高速增长时代,这势必会遏制很大一部分改善型购房需求者入市购房。

再者,央行降息对购房者的压力减轻有限。若购房者贷款100万元,20年还清,那么此次降息可使其合计减少3.46万元利息的支出。连续两次降息后,利息支出实际上将降低约9万元。但是笔者认为,与一二线城市动辄数百万的房价相比,每月少还几百元,对购房者来说,压力减轻是有限的。

更何况,现在是贷款利率市场化,就算购房者希望享受更优惠的房贷利率,银行出于业绩和风控的考虑也未必肯将房贷利率真正降下来。

  其三,这些年,各地房价泡沫被不断推高,动辄几十万、数百万的房产已不再是投资者的首选,现在各类投资渠道越来越广泛,购房者在入市之前会越来越理性。进入3月份后,不动产登记条例开始实施。虽然专家们称不动产登记制度跟反腐败和降房价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事实上,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实施,为将来房产税全面开征提供了依据和基础信息,房产税将来取代土地财政将是不可逆转的事情。

此外,随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展开,将使多套房产持有者(其中包括腐败分子)为避高额税费或被组织调查,而作出恐慌抛房等行为,这也只是时间问题。在一切尚需观察的情况下,仅是央行的一二次降息,乃不足以使外围投资者大幅迈出购房步伐。因为谁也不想充当高房价的炮灰。

最后,自去年11月底央行首次宣布降息之后,人民币汇率正式步入贬值通道。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跌停。笔者预计,央行的连续降准降息,将加速人民币贬值的速度。事实上,今年1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9.30万亿元,较此前一个月减少1082.61亿元,这已是连续两个月出现千亿元规模的减少。

外汇占款的大幅减少,我国资本项目连续逆差,这正说明了央行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使得大量的国内外避险资金抛售人民币资产,转向持有美元资产。而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步入升值通道,大量境内外资金的流入,才使国内资产泡沫泛滥,也造成货币超发现象。而现在国内外游资流出,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都成问题,再妄想内地房价再涨20-30%根本不切实际。

今年央行宣布的首次降息,被称之为对楼市的利好。笔者也不否认,可能在短期内对楼市的回暖有所推动,但也只能昙花一现。因为,央行降息本身说明国内经济存在较大问题,而降息本身会带来人民币加速贬值的预期,这加快资本流出中国的步伐。此外,不动产登记条件的推出,早已将利好消息进行冲抵。更何况,与高耸的房价相比,仅是央行一二次降息对于购房者来说,利好实在有限,远不如大幅降低房价来得更实际一些。【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