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正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工作安排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这与全国人大代表、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一个提案一致,也与多名互联网领域专家学者、大佬的观点类似,其实,如果你注意到近期各个行业的会议(包括内部讨论),几乎没有一个不提到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例如下图:

互联网+:互联网正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图摘自创新工场资料)
这里只是说的移动互联网,其实传统互联网对各行业的影响同样巨大,不仅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媒体在谈互联网,电信设备商华为、中兴、爱立信开始向互联网延伸,系统商亚信科技等在提如何转型迎接”产业互联网“大潮,软件公司用友连名字都改成了”用友网络“。

在看看各个不同的领域:
工业企业在谈工业互联网;
出租车领域在谈打车软件的冲击;
购物在谈用天猫、京东还是国美、苏宁;
银行业在谈受余额宝等对存贷利差的影响,暴利将不在;
到麦当劳、吉野家等吃饭,桌上在宣传新菜品的同事,都增加了客户端或微信公号的二维码;
走到大街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店,将淘宝店名或微信账号打了出来;
央视新闻联播后,“请关注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早成了标准用语;
电视互联网节目播放过程中,是不是会闪出二维码,并提醒观众扫描后参与互动(两年前是短信),抢红包成了羊年春晚的一大亮点;
政府部门开通微博、微信,并通过这些新工具办公成为了基本配置……

两年前就在传,到朋友家拜年,第一件事是询问WIFI密码,现在无论到哪个人多的地方,打开WIFI,都会发现有几个,甚至几十个WIFI网络(注意其中也包含不少陷阱)。这些都是近一两年发生在我们周边的变化。
随着3G、4G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上网,现在说“连接一切”,可能还太早,但将自己孤立于网络之外已经越来越难了。

总之,互联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支撑,各行各样都在面临互联网的挑战,互联网已经(或者即将)成为推动各个行业进步的重要动力,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如何更好地迎接互联网,如何借互联网发展的东风,推动经济转型;如何在互联网破坏各个领域旧有的商业环境的同时,搭建健康的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的新的生态环境(新常态);如何避免互联网“连接一切”带来的新的安全隐患,如何面对新环境带来的新问题,这是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原因。国家这一重要举措,改变的也不仅是互联网,而是几乎所有行业的生态环境,进而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和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