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中国人的风水情结由来已久


  苏家围:苏东坡后裔圆了一个风水梦

       曾祥裕(广州杨公风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风水总顾问 QQ175613195)  

    每个人一生中做过无数个梦。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许多心理学家通过分析梦的内容,发现梦基本上是清醒时人的思想、忧虑、需要和欲望的继续。梦是愿望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能欲望,缓释积聚的心理能量。梦中的内容通常只是一种象征,一种情绪的表现手法,只要能找到原始动机,就能对梦作出解释。

    有的人很在意梦的内容,并想方设法实现自己的美梦。

    因为做了一个风水梦而举家迁移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不断演绎。我在广东河源考察苏家围古村落时,就听到当地人说苏氏开山祖为了圆风水梦,而举家迁居在此的故事。

    

    

    相传,苏东坡的第七代孙苏天荣在公元1312年从江西庐陵(即现在江西吉安)乘船沿东江南下赴番禺任教谕,途中夜宿义合。夜间,苏天荣梦见5位老人指点他上岸观看一棵高大茂盛的紫苏,并且告诉他这个地方风水好,所以紫苏长得那么高大。苏天荣醒后,觉得紫苏与本姓有缘,执意上岸去看,结果看见一棵大榕树,周围的环境非常优美,于是他认为这就是梦中5位老人指点他定居的地方。后来苏天荣升任四川富顺知县,还念念不忘此事,嘱咐后人定要落居此地,一直到他的第四代孙苏秀弘任东莞京山(今东莞茶山镇)巡检时,才圆了他的梦。

    经考证,苏家围的先祖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从河南开封到江西卢陵再到苏家围定居。

     

    说起与苏家围的缘分,完全是计划之外。

    我与珠海曾伟星老师从珠海驱车行驶在去梅州高速公路上,行至河源高速路口时饥肠漉漉,便下高速行至一个临江的鱼馆吃午餐。饭后,问老板苏家围远不远,老板说开车约十多分钟。我们听后很兴奋,饭后未休息就上车,沿着一条乡村小道约十多分钟就抵达苏家围。 

    苏家围村口坪上设置了停车场,步行进村,只见绿水环绕,翠竹掩映,古榕叶茂,稻田错落有致,民宅古朴,游人如织,人们兴味盎然走进“南中国的画里乡村”。

    在苏家围,城市人不但可以观赏原生态秀美的乡村景象,还能切身感受苏氏家族的繁荣兴衰和客家人800多年的历史文化。

   

    迎亲桥是游客到苏家围见到的第一个景点,寓意苏家围人像迎接亲人一样迎接朋友们的到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苏家围的全貌,它的民居不是人们常见的圆形围龙屋,而是方形的明清特色的“府第式”围屋。

     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它们大多按天干地支和阴阳八卦布局,以祠堂为中线。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苏家围典型的“一进二厢三厅”与天井的方缺,是它区别于其它客家古民居的独到之处。

  

    全村共有18座围屋,几百间房看似杂乱地拼在一起,但从它的排水系统看,其实是非常讲究的。即使遇上特大暴雨,雨水也能从屋的暗渠排走,绝不积水。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苏家围的排水系统是仿照苏家先祖在江西吉安故居前的九曲水而建。

  

    我们来到苏家围的核心部位——— 永思堂,建于1481年,是为纪念苏家围八世祖苏东山而建,故又称东山苏公祠,一直是苏家围人举行祭祀、议事的地方。古代的官宅建筑式样和大小规模是有讲究的,苏东山曾任广西桂林府推官,这座永思堂就是按朱元璋颁布的官宅府第式建筑风格而建。堂屋主体为3幢,没有常见的正对厅堂的大门,而是在两边开有侧门。据说,这是府第式客家民居的特点,因为客家人认为正对厅堂开门不吉利,古人在建筑上对风水的讲究可见一斑。

  

    从永思堂出来,顺着一条鹅卵石路就到了村门。别看村门造型并不出众,但据说还是“暗拱大江”的风水吉位。站在村门口,可收不远处的东江水。出了村门就是一条古街,叫义合古街 ,鹅卵石铺就。据说这条古街是苏氏义字辈三兄弟合力而建,所以称为义合。

    苏家围村人为苏东坡后裔,文化基因一脉相传,历史上曾因一年考上12个秀才而有“苏半县”之称。另据《苏氏族谱》记载,苏家围历史上出过48名朝廷命官,四五品以上的官员不乏其人。

    在苏氏家族最为显赫时,这个厅堂曾悬挂着63个官位、学位匾,这是苏家围人心灵的寄托。可惜的是,如今绝大部分牌匾都已经消匿,仅剩下“外翰第”、“贡元”、“拔魁”3块。

    

    我们从事风水研究,自然关心这个地方的风水特色。 

    古村落择居的模式是背山依水而居,苏家围也不列外,整个村子山水环绕,隐匿在久社河与东江交汇处,水流向西南方。

    井头山是苏家围后龙山,山下有一口古井,称龙泉井。

    经测,东山苏公祠大门坐穴为甲寅山之间界线,院子放水为乾口,安乾门。后天井放水出丙口,辛方和壬方两水汇聚乾方过堂,出西南。 

    

    古人信奉学而优则仕。大凡在古村要有文峰当照,俗称文笔峰。苏家围的宗祠,大门正向的远方有一座山峰,叫“文笔山”。说起这座山,还有人工风水的故事。 

    据说苏家定居时,这座山顶峰不是很尖,是后来由义合镇曲滩村刘姓人用人工加尖的。明朝万历年间,刘姓人在该山的南面建了一座祠堂,也是向着这座山峰。之后,刘姓人嫌这座山峰不尖,出不了拔尖人才。就将那个山顶,用许多大水缸反叠起来,填上土,种上草木,以人工筑起了一个貌似笔尖的山峰。

     这座文笔山成了苏家围的古八景之一,称之为“笔峰夕照”。并有诗为证:

      文笔山峰白云湾,万丈红霞照人间。

      倒笔写字天作纸,一举成名卸旨声。

      远在笔峰夕阳斜,夕阳生处在苏家。

      试问笔山缸瓦在,峦峰突云笔在花。

 

    一座文笔山形成峰尖后出了两个举人,“先中苏可懋,后中刘琦”。

    说的是,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苏家的苏可懋和刘家的刘琦同时到省城参加乡试。结果苏可懋考取了“举人”,刘琦却落了榜。刘琦的心里不舒服,他想我刘家筑起了“笔锋”,却益了你苏可懋。刘琦便写了皇状,并请人作法,到阴曹地府去找阎罗皇,告发苏可懋。刘琦在阴曹地府向阎罗皇诉说:“我刘姓人出资筑山上起了笔峰,益了苏家人,使苏可懋中了举人,而我却落了榜”。为此,要讨个说法。阎罗皇便派出阴差到省城去查看试卷,已查明苏可懋的答卷完美,符合“举人”资格,无舞弊之嫌。阎罗皇便回复刘琦,并以判令的语气说:“刘家人起雅兴,苏家人带顶,先中苏可懋,后中刘琦”。此事的当时,苏可懋恰恰害了一场大病,迷昏七天七夜,隐约也有在阴曹地府受到刘琦告法过程的记忆。病好后苏可懋特地去找刘琦,言及此事,刘琦心照地承认了他状告阎罗皇之事。之后,刘琦果然也中了举人。

   

    从苏家围出来,我想当下流行“中国梦”。国家主席习近平讲的“中国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目标。“中国梦”主体的、重要的、本质的内容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寻找一个宜居的好风水,谋求幸福,是先民魂牵梦绕的情结。八百年前,苏东坡的后裔苏天荣的一个风水梦,苏家便与河源结下不解之缘。从此,苏东坡的后代八百年以来,便在这块风水宝地演绎宗族繁衍,官禄两旺的传奇历史。

    苏东坡后裔在苏家围圆了一个风水梦,反映了先民高度重视生活环境,而寻找宜居的生活环境,评价标准有风水的考量。

   

 

  (温情提示:2016年元旦,赣南杨公风水培训网招收弟子班,上课地点在赣州市区八一四大道60号赣南日报社内,招生热线电话13766307454,QQ175613195,微信号杨公风水曾祥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