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基因不过是噱头


 

 
反转基因不过是噱头
发贴时间:2013-6-4
转自IDO社区


    引言:2013年两会上,中农办主任陈锡文指出去年我国进口了5838万吨的大豆,进口的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很显然,转基因大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最主要的食用油来源。毋庸讳言的是,这种转基因大豆的势不可挡,客观上使得几乎所有的食用油企业无法独善其身地单一推广非转基因产品,《中华工商时报》的专门撰文对此做了剖析。 

各大食用油品牌都有转基因产品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在市场上走访各大超市卖场的粮油区域发现,大多数企业都有相当比重的产品使用转基因原料,而非转基因原料的产品大都比较贵。记者注意到国内很多知名的本土品牌如福临门、鲁花、九三和盛州等在大打非转基因概念的同时,同样也有大量的转基因原料生产的食用油。尤其是一度拒绝使用转基因大豆榨油的九三,也向媒体透露“目前公司在黑龙江省内的工厂使用的仍是非转基因大豆,但在黑龙江省外的分公司和加工厂,则都已经开始使用转基因大豆。   

    正是因为转基因原料生产的食用油具有无以比拟的成本和环保优势,使得包括高调推行非转基因产品的企业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油脂企业,都不声不响地投入到转基因原料的使用中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品牌现象。 

转基因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在2013年的两会上指出:“去年我们进口了5838万吨的大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大豆,它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大豆最主要是两个用途,一是榨油,就是我们吃的大豆油和调和油中都有一部分是大豆榨出来的油。榨油之后的饼粕,是养殖业中饲料的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蛋白的来源。”也就是说,除了几乎所有食用油品牌都使用转基因之外,近6000万吨转基因大豆的豆粕制成了日常供应给我们的鸡鸭鱼猪等禽畜的饲料,从而进入了我们的食物链。另据媒体报道,部分转基因大豆被制成豆制品出售,然而市面上有可能使用转基因原料的豆制品如酱油、豆奶、饼干、豆瓣酱、腐竹、散装大豆……等,绝大部分没有做出“转或非转”的标识。酒楼、快餐……等餐饮单位也不会对菜品做“转或非转”的标识。由此看来,对于转基因,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我们很可能天天在吃,它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转基因之争是利益之争,“反转”不过是噱头!两会上陈锡文还指出:“转基因物质存在于蛋白质中,我们所食用的脂肪就是植物油或者大豆油,因为它是纯脂肪,所以里面不含有蛋白质物质,也不含有转基因物质。”既然食用油不含转基因,非转基因原料和转基因原料生产的食用油没有什么差别,反转又是为了什么呢?媒体调查显示,打非转概念的食用油可以比同类产品贵20%以上!最近英国著名反转人士马克-林纳斯道歉曝光了绝大多数反转行为幕后,都是有利益操纵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业学院助理院长布鲁斯-沙西一针见血指出,反转基因的钱都是来自于和转基因食品商业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司,如化工企业、食品公司。抵制转基因食品可以让他们以更高的价格出售非转基因食品,所以一些商家宁愿花钱去妖魔化转基因!    

    实际上,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是非打斗,就是某些商家用来赚取眼球、博取感情分的噱头!

   
原文网址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1306/show3089380c32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