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美国再度提高它的调门,把南海问题定位为“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核心部分和战略重点”,并将成为美国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舆论场解读为,这是美方为奥巴马总统从今天(11月17日)起的亚洲之行打的前哨战。
据悉,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将先后到访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及TPP首脑会议,而后再出席东亚峰会和东盟—美国峰会。尽管中国反对在APEC、东亚峰会等国际多边会议讨论南海问题,但显然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是有备而来,是要让南海问题更加国际化,要让中国感到更加棘手。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上周在华盛顿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南海议题将贯穿奥巴马的亚洲之行,美国的立场一直是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解决南海主权争议,地区政府与领导人之间达成协议,发表并实施一套行为准则将会是积极的一步。
奥巴马的这一举动有可能激怒中国。中国在南海与菲律宾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有领土纠纷。中国已明确表示它希望APEC峰会和东亚峰会只关注贸易会谈,参会各方讨论中不涉及南海问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说,APEC和东亚峰会是聚焦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平台,不是讨论南海问题的适当场合;有关国家应尊重中国与东盟国家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努力,恪守自己在有关领土争议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承诺,谨言慎行;不采取导致局势紧张和进一步复杂化的举动,避免释放错误信号,刺激个别国家采取更多的挑衅举动,危害地区和平稳定。
但美国则持相反的立场,并觉得这样的国际峰会正是挑起南海问题的大好机会,岂能错过。尽管美国也要寻求与中国进行合作的,但其经常的做法是张扬冲突面,希望通过直面冲突而解决冲突。
美国这样做,实际上反映出西方国家近代主权国家之间“国际关系”所秉持的原则。所谓的“国际”就是列强们走在一起,讨论和解决纠纷的一个舞台。无论是解决列强之间的纠纷,还是它们瓜分世界其它地方利益,都在“国际”舞台上进行。
在美国人看来,一个崛起的中国必然要挑战现存秩序,从而发生战争。不过,美国的预测一直是失败的。在西方,大多数人似乎期待着亚太地区的冲突和战争,而很少有人去研究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是如何实现的,中国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其实,研究和平是如何取得的,远较预测冲突要来得重要。
由于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太大,预计双方可能在两个峰会上就南海问题发生激烈争执,而且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让步。美国押上的是军事超强和地区领导地位,中国押上的则是国力增强和周边国家经济上依赖中国。中国已经不是2001年中美军机相撞时的中国,美国知道跟中国这样的大块头对抗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中国也深知跟美国对抗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不可否定,美国“亚太再平衡”等于又多了一个跟中国讨价还价的平台。美国时不时的在中国的核心问题上挑动中国的神经。今后,当中国人在其它问题上和美国合作的时候,美国人就要强调,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要发展和中国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当中国人不合作的时候,立刻发动亚洲部分国家对中国进行围剿。
实际上,APEC还未开始举行,奥巴马17日已登上菲律宾海军“德尔毕拉尔”号旗舰,以强调美国对于南海地区安全的承诺。该舰的前身是美国海岸警备队的巡逻舰,在2011年转让给了菲律宾。
奥巴马此举显然是为菲律宾撑腰,有意激怒中国,目前中国与菲律宾有着激烈的海上领土争端。虽然这只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小插曲,但他们从未掩饰自己的行为,包括派出军舰和军机进入中国南海岛屿12海里。
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不激怒中国才是不正常的。因为美国已经习惯了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角色,不敲打中国,就难以体现美国的存在感。这也许是美国对外政策仍然基于其是维护全球秩序“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一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