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以赤字财政稳定经济增长的建议
文/顺风
顺风的个人微信:shunfeng691382868
一、赤字财政可提升政策资金传导效率
中国紧缩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政府和市场资源三大渠道的流动性现状:
一是股权投资通道中资本市场目前因主板市场在前不久遭遇的挫折而进入修复期,再激活的投入和风险都不低,一时半会还承担不了资源转换和资金传导的大任;
二是债权借贷通道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外围渠道平台公司的总体业务能力和运营效率偏低,严重阻碍货币政策向微观经济的传导;
三是财政目前主要通过产业引导优惠政策和转移支付等方式做出二次分配和调节,但整体而言层层传递的效率偏低并有虚假受益的情况,政策制定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也存在一定问题,但这一渠道已上升为中央调控政策连接微观经济的核心通道。
概言之,股权融资奈何股市不火,举债面临层层盘剥,只有进一步完善财政对经济和分配的正向激励才是思考出路所在。
二、以赤字财政稳定经济增长宜早下决心
降低企业成本负担是当务之急,政府与其眼睛盯着社会资本出台这样那样的调控引导举措,不如先把可控的事先做起来,有些痛苦,但立竿见影。比如降低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加速降息降准,推出普惠贴息政策,如此财政、通胀和金融机构压力可能会增大,但在当前形势下可解决实体经济严重滑坡的问题。既然金融货币政策在经济调控方面已越来越难让市场买账,那就得着眼于更大力度的财政政策和财政结构调整,此所谓长痛不如短痛。这是革自己的命,赤字财政下政府日子不好过,但对于政府转型提效也有一定的倒逼作用。
反思当前的财政引导思路,以项目、企业、行业为核心的激励调控方式固然有产业政策指向性明确、调控有针对性和精准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执行实施中的资金浪费、政策走样、层层截留和政策制定中的主管失误风险等方面问题,而且财政资金来自企业纳税,本质上是一种以行政替代市场来归集企业利润的资源配置方式。
当前,财政调控固然有必要以推动创新转型和贯彻产业政策为重心,但在遏止宏观经济滑坡方面应有所作为。为此,适度减税压缩财政主观性调控和配置资源的规模,通过普惠性财政赤字刺激适度放大市场资源配置的水平,应该会形成更加积极有效的宏观刺激效果。
三、实施六个方面的赤字财政政策
一是扩大财政支出用于公共领域的资金规模,比如全面降低企业社会保障负担比例,为企业减负;
二是加大降税退税力度,以赤字财政政策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三是实施普惠制财政补贴扶持,比如银行贷款贴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四是以普遍性补贴政策辅以降本提效措施全面降低央企主导的网络、电信、高速公路、高铁等费用价格;
五是实施双铁工程,优先超前建设覆盖中等以上城市的高铁和地铁网络;
六是压缩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以精细化和公平合理的原则改变专项资金设置中的主观性、重复性、分散性等问题,将节省下来的资金转而用于实施普惠性财政扶持政策。
作者顺风,名吴波,九三学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高端人脉社交网络“极地圈”创始人、发展委员会主席,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副主席,微创新工场创新辅导员,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专家成员,哈佛商业评论、中欧商业评论、人民网专栏作家。创立全息互联网理论,出版《长尾革命》、《互联网帝国》、《顺风新博客论》等,个人著述累300万字、古体诗词800余首、楹联100余副。最欣赏:前秦王猛。个人微信:shunfeng691382868 QQ:69138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