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直接到境外去投资吗?不大可能


   在金融开放领域,国人最感兴趣的是个人资本项目开放。比如,境内的人民币能不能兑换成美元到美国市场投资,兑换成欧元到欧洲市场投资。不受5万美元限制,不受QDII限制,想换多少换多少,想换什么货币就换什么货币,想投哪儿就投哪儿。

这是最难的最后的关卡。

10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上海自贸试验区逐步提高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程度,会议讨论了各种问题,那无疑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是最受关注的,于是,下面的论述成为被引用的重点,“研究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以及支持依法设立境外股权投资基金等”。

这是不是意味着QDII2马上要到来了?未必。

关于个人资本项目开放争议极大,没有共识,即使承认中国应该尽快开放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其中蕴含的风险,热钱怎么控制、资金外流怎么办、要不要采取托宾税,每个问题都困难重重。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资本项目开放包括7大类40个子项,除了4项,中国已实现了完全或部分的可兑换,按照吴晓灵女士的说法,四项中最关键的一个是借外债,一个是非居民到中国来进行证券投资,包括债权、股票、衍生产品等,还有国内居民到境外去投资,就是金融资产的投资,这个项下的货币,能不能够兑换的问题。

资本项目可兑换与上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直接相关,热钱进入炒高资产价格然后又呼啸而走,借入低息短期外债投入长期项目,一旦经济下行,这些外债就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各个新兴市场国家在开放资本项目时通常比较谨慎,需要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及严格的监管、稳定的宏观经济,并且伴之以托宾税,以免本国金融市场遭遇洗劫。

从今年开始,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热钱进入,而是资金流出。现在央行维稳人民币汇率,还出现外汇占款与外汇储备下降。引用民生证券的研报,中国外汇储备自20146月达到3.99万亿美元峰值后,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原因包括美联储加息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内外需双萎靡等各种因素,目前连续5个月下降,至3.51万亿美元,相比8月外储减少创纪录的939亿美元,降幅稍有放缓。国人所到之处,首先推高了当地房价,从澳大利亚的悉尼到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温哥华,疯狂上涨的房价大多有华人新移民的功劳。

一旦人民币汇率兑美元继续下行,会有多少资金慌忙逃窜,以避免财富缩水?目前我国有54万亿居民存款,就算其中只有30%换成美元,按照6.37的牌价,将换成2.54万亿美元。中国国内的资产价格会立马崩溃,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债务杠杆也无法支撑。所以,抛弃中国资本项目会在两年内彻底放开的幻想,洗洗睡吧,这是不现实的。

现实的做法是,有限开放试点,进行总量控制与门槛控制。

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里所实施的办法是将账户分别管理,对自由贸易账户(FTA)进行监控。国家外汇管理局这些年也建立了账户的监控系统。在开放之时,对这些帐户的监管将非常严格。并且,推出QDII2后,进行总额度限制,如沪港通一样,对总额、单日净额进行限制。中金公司10月推出的研报中,预计QDII2将对个人境外投资的资质和额度进行管理,合格个人需拥有100万元以上净资产,境外投资不超过其净资产的50%,以控制风险。最后,一旦金融市场出现不可控的异动,仍然将采取临时管制措施。

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在经济转型、市场震荡之时,可以控制的局部国际化,是个更理性、更有利于将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