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工作报告”的写作技巧


朱坤福谈“中层管理工作报告”的写作技巧

一篇高大上的管理工作报告需要具备的要素和写作要点

 

当前在企业实际管理中,中层管理报告起着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但是实际的工作中,许多主管所提交的报告得不到老板的认可,报告中积极的出发点大多很难说服老板。在山东朱氏培训集团所服务的企业和客户中,有许多中层主管都有这样的困惑。

 

朱氏培训集团首席讲师朱坤福老师认为:引起这个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中层主管领导不能深刻了解老板真正的战略构想和老板的管理思路,因此造成的彼此沟通不畅。那么一篇高大上的管理工作报告需要具备的要素和写作要点有哪些呢?下面是朱坤福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正确认识管理工作报告

 

管理报告主要是指主管在工作中,针对部门管理包括流程、员工激励、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改善所提出的一些思路、方案和建议,并提交给上级或老板的工作书面报告。

 

管理报告包含很多要素,且有固定的结构和框架,报告主要体现的是管理者对自己部门的管理思想,因此报告应包含以下要素:

 

1、对管理问题的正确定义

 

因为有时候在你看来的问题在老板眼里却不是问题。也许你认为很重要很紧急,老板却认为重要但不紧急,且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所以老总决定暂且不处理,而管理人员却认为老板不重视,这就造成了自下而上产生的沟通不河西。

 

所谓问题应该现状与预期的差距。我们对问题的标准一定要和老板高度一致,这就要求主管必须要形成战略性思维。提出的问题要以公司组织绩效目标为导向。比如,公司销售业绩下滑,你认为主要原因是销售员的素质和积极性造成的,所以你定义以下问题:“销售员的积极性很差是为什么?”就在报告上提出如何提升销售员的积极性的建议。虽然这样看上去不错,但是如此定义问题是不妥的。

 

2、需细化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分析

 

对于因素分析,主管不能仅凭经验性思维,更要有框架,可采用五个为什么(5W)、鱼刺骨图等分析模型。要学会使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思维方式。在分析原因时,按照大的框架进行划分,如外在原因、内在原因。又可以通过大原因细分为人、环境、机器、时间、地点、制度、心理的处境等细节原因。比如生产产品质量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找原因:人的角度(操作人员水平、是否新员工、员工的工作责任等)、设备的角度(设备故障、老旧等)、工艺(是否按照客户要求调整等)、原料(成分、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等)作业环境(夜间作业引起的生产力下降等)。

 

3、针对管理问题我们要提供有理有据一目了然的信息

 

这也是以事实为依据,探寻正确解决方案的重要因素。实际管理中,“问题”应该是主管与员工就存在的现象沟通后得到的综合性观点,其方式以访谈法与问卷调研两种方式相结合最佳。

 

比如针对公司销售考核上存在的现象即公司花了一定的钱作为员工奖励不仅没有达到激励的目的,还造成团队成员的不和谐。针对这样的问题朱坤福老师建议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来进行,因为这样可以让销售员感受到公司对大家的尊重和呵护,使他们心理充满了温暖和期待,而且可以使他们积极与主管配合,给出可借鉴性极高的调查结果。

 

4、不要只提出问题而不提出解决方法

 

这一点是中层管理经常犯的错误,他们总是提出一堆问题要求老板解决,自己只做执行方。这个做法其实是不妥的,因为我们提交报告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找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要有论证和可行性分析。

 

比如新的方案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可能会带来哪些弊端?针对这些新的矛盾,我们再如何进行处理,风险是否可以控制?我们的承受限度是什么?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论证和思考的。

 

5、备选其他方案

 

在进行内部调研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员工的思想,有时候论点是分数派的,因此我们在做管理报告的时候也要充分的整理,将其他观点作为备选方案一起提交老板,这样老板就会得到一线更全面的信息反馈。

 

6、管理报告是一定要有严谨结构的

 

我们在报告中不仅只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还必须表述出支撑方案的原理和依据是什么。特别是报告中的方案,一定要按照这样的思路执行。比如,有些变革会对部门的人员、流程、工作内容等带来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企业是否有利?我认为这才是老板关注的核心所在。如果在方案中仅是提倡打破现状,但又说不出能给公司带来那些组织绩效,这样会让老板在两者间拼命的去权衡,这对老板来说不仅一种痛苦,而且还增加了时间成本。这也是阻止老板认同你管理报告方案的一大因素

 

管理报告获得老板欣赏的路径选择

 

那主管要想自己的管理工作报告有效,获得老板的认可,并能积极的去推行,我们该怎么来做呢?根据朱坤福老师十多年的管理经验他提出了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第一,我们要认清主管和老板之间的管理思维是有差异的,老板是站在公司级层的最高点,主要思考公司的战略、公司的体制和制度流程建设,公司的人才培养等

 

主管是在中间,要同时面对老板和员工,主要是正确执行老板的战略,带领部门员工完成公司赋予的组织绩效目标。老板考虑是全局的,而且在企业发展不同实际和宏观环境下,企业管理重点有所不同。而部门主管一般从局部,本部门工作出发。因此有时候,在你看来,你认为重要的问题,但对于老板从公司层面上来讲并不重要,所以你这时提交的报告是很难得到老板的欣赏和重视的。

 

第二,从管理沟通的角度来看管理报告方向和思考重点。作为一份报告,其实也是一种主管和老板沟通的书面形式,是一种信息互换渠道。在沟通理论中,特别强调了沟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即换位思考,了解老板的需要,充分的把我能提供的和老板的需要统一起来。这样,我们的思路出发点就不会有错。

 

我们一定要从老板角度指出管理现象中的问题本质是什么,了解老板的思路,要根据方案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是否需要迫切执行等问题与老板深度沟通,特别是报告准备期,这样可以确保方向不错。

 

比如我们针对营销部门员工职业态度问题,我们到底如何认定呢?这问题对公司的影响有多大?影响具体表现是什么?

 

第三,完成一份被认可管理工作报告不是在办公室花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管理者必须要走进工作现场,走进第一线。如做生产管理的一定要在车间里常驻,做营销管理一定要在市场第一线,在终端,在客户那里。构成一份报告的基本框架,核心思维是如何做调研和论证,只有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和可行性。

 

第四,在撰写报告的时候一定要配以图标、数据说明,这样更有说服力。

 

结语:一份让老板心动的管理报告对部门管理工作以及对你自己在公司的晋升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企业的老板越来越重视下属的书面报告,所以我们作为主管平时一定要多训练自己的写作、思考能力,朱坤福老师希望以上所述能给所有的企业主管一点启发和思考。还有我们要多多的向公司老板提交报告,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多练习多实践,你就离卓越的经理人越来越近。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努力吧!

 

朱氏企业培训更多企业管理、营销、团队建设文章链接:

身为领导该如何处理人情关系    公司新任守则:如何做一个中国好员工 

中层管理者实现有效管理的五大致命错误    领导如何与部署建立信任关系

小企业生产管理五大关键    朱坤福课程节选:企业培养人才的误区

朱坤福:重新解读马斯洛定律    管理者提高下属工作意愿的4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