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理海外单骑为谁走


     习主席去年干点啥?反腐!力度超出国内外的想象。 

    李克强总理去年都干了点啥?国人的印象中,头一条怕是到国际市场上推销中国的高铁🚄了。中国的高铁在国内已经是相当的发达了,截止到2014年12月26日,贵广、南广和兰新三条高铁同一天投入营运之后,中国高铁🚄总营运里程超过了一万七千公里,这个数目超过了全球其它国家的高铁里程的总和。而且新批准的国内在建里程数还在增加,可见到海外销售高铁确实是有必要了。
    据说李克强总理2014年的成绩是在海外给中国接下了1400亿美金的大订单,这对维系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当然是功不可没。
    李克强任职以后执政理念被冠以“克强经济学”之称谓,克强经济学的核心可以用“轻干预”一词来概括,这和国内流行的“新常态”之说倒是十分切合。然而,李总理一年多来的东奔西走,言必高铁🚄,这已经不仅仅是“干预”了,而是直接了当的“参与”了。李总理海外推销中国产品的辛苦工作和不遗余力让人觉得不像是一个来自大国的政治家,而像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派出去的销售部经理。
    在国内,作为高铁的主要制造者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在习李政府的“撮合”之下已经于2014年的最后一天宣布合并,据说名称要定为“中国中车”,这项庞大的企业合并显然是在配合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防止两强在海外市场上的自我残杀。
    然而,中国不只是具有高铁🚄这样的世界领先领域,还有和高铁相关的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工程的建造技术。还有摩天大楼的建筑技术。还有比如马云的互联网经济平台,比如雷军的小米手机。还有一系列的把中国推向了“世界工厂”宝座的各个日用品领域的制造技术如格力电器之类等等。
    但是中国总理在海外似乎言必高铁🚄,却并没有去推销马云的阿里巴巴,也没有推销雷军的小米和董明珠的格力。
    当然,或许,这已经不须总理操心了。格力电器早已经是全世界商场里的卖品了;马云已经自己把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了;雷军也开始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印度摆下棋局。
    很明显,阿里小米格力等等都不是国有企业而是民营企业。中国政府这么多年参与的海外战略当中涉及的都是国有企业,比如石油能源领域,在国外想法设法控制石油资源,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进口需求,但在国内,控制石油产供销的是国有的“三桶油”,而不是民营企业。
    在中国几乎是人人都知道阿里巴巴、小米、格力这些公司和产品的掌门人是谁,但却少有人能够说出南车北车的老总姓甚名谁。他们本应该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活跃分子,但现在却被国家总理忙碌代言身影的光辉所淹没了。
        总理为高铁🚄代言,其正当性固然可以解释为南车北车都是国有企业,总理是在给国家代言,当然可算是在其位某其政。不过,国内的深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的推进,似乎表现出了某种不和谐的迹象。新的“中车”将来会因为深化改革和被混合而改变其所有制色彩吗?还是一定会发生这种颜色革命?如果一定会,则国家总理岂不是在干企业总经理的差事?
    当年在高速公路要推行私有化营运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公路本应该姓公,如果私有化了,将来在公路上执法的交警岂不是变成了实际的私家民团?
        南北车🚄合并之举在欧美国家可能会受到诸如反托拉斯法的法律限制,因为这强化了寡头垄断削弱了市场竞争。但在中国不会,尽管中国在强调依法治国以宪治国,到宪和法目前还没有反托拉斯方面的限制。如此轻松顺利的大企业合并,得到的直接信息就是在中国国有企业的地位无忧,或者说,深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的推进将不会影响到“中国中车”将来的运营。
    真的不会?但愿不会。但愿中车真的姓中且不会被新生腐败分子所蛀蚀,这样它在海外的发达就可以解读为国内全民的福祉了,而不是给将来的某个混合进来的私人炒了一盘菜。
    新的一年到来了,总理还会为卖高铁🚄忙碌吗?窃以为,总理除了为将来不知姓甚名谁的企业推销产品之外,国内应该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忙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