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要学会驾驭国际资本


 邦尼视点:中国必须要学会驾驭国际资本
世界经济跨进2015年之际,其显露的确并不是很乐观,被国际油价暴跌打击的俄罗斯、刚脱钩欧元的瑞郎又在国际资本身上精准补刀、现在又出现系列大选可能退出欧元区,引发民众存款大幅逃离银行,由此引发国际资本迫使寻找更为安全的环境进行保值增值,如果中国不能有效驾驭和利用这些国际资本,那么这些国际资本最后必然流向结束量化宽松希望回流的美国,从而真正实现了剪羊毛效果。
这就是我今天希望写文章阐述,一个崛起的中国不仅要依靠自己,更要充分去驾驭国际资本,这是一个崛起大国的必修课,中国经济应该说已经在刚公布的数据中显示难能可贵的一面,尽管中国经济在调整结构中不断下行低迷,但却依然保持了7.4%增速。

                    
那么如何让中国经济能够更快地走出低迷和下行,我们不仅仅需要继续加速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更需要的就是一定要充分吸收国际资本为我们所用,美国是资本的真正高手玩家,通过QE量化宽松释放输出泡沫,再到结束量化宽松吸收资本补充美国实体,而在对外掠夺中就是进入——逃离——再进入,那么中国要怎么应对呢?我认为中国应该是吸纳资金——投放资金——使用资金——回收资金。

在中国资本市场借助国际资本加速流入,进一步繁荣资本市场必然会出现泡沫,就推出注册制批量让中国更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做大做强。中国企业借助核心竞争力的高铁整体输出,这种输出不仅仅依赖产品,而是整体---工程----产品---服务----资本,最后通过企业再收回。这个过程就是中国提出来的一带一路,帮助亚太国家共同实现亚太梦。
                       
那么这种驾驭如何才能实现呢?首先中国资本市场甚至更高的决策者们,必须要改变一个观念,不要A股一涨就担心泡沫,而要进行“半夜鸡叫”和“119踩踏”事件这样,股市会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人通过杠杆去追逐所谓的利润呢?这就是市场,如果放开让市场自己去消化,那么更多境外的资本也会跟所有的投资者一样,都会逐利蜂拥而入,如果管理层觉得市场有风险,那就可以加大力度批量投放注册制企业,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又可以稀释掉市场的泡沫,尤其是中国的社保和一些养老机构现在一直都亏空,那么本土机构是否会更有利从资本市场的繁荣上去弥补掉这些亏空呢?

所有在市场进行投资的行为都是自己负责的,管理层所需要做到的就是自己不要参与其中破坏市场游戏规则,那么就坐享其成市场繁荣带来的边际效应,而且这对崛起的中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如果中国的资本市场的管理层没有这种战略思想和观念,那么中国资本市场很难成为完成中国梦的载体,也很难助推中国崛起的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