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用人之道七术(二)
2、特殊的校园招聘
与其他跨国公司靠猎头公司、凭高薪挖人不同的是,欧莱雅将自己的人才宝库建筑在校园招聘这块基石上。欧莱雅每年在全球招聘1900名管理层人员,其中46%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10%的人具有初步工作经验。在人才大战越演越烈的今天,欧莱雅已将职员的招聘作为其经营战略的重要环节,并同全球110个知名的院校保持着紧密的合作。有“法国第一商校”之称的巴黎高等商业学校(HEC)近25年来为欧莱雅输送了大量高水平的工商管理人员,该校还将欧莱雅的市场营销战略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欧莱雅也为他们的学生提供了大量来总部实习的机会。 在中国,欧莱雅的纳才计划,在沿海一带主要是通过校园招聘和网上招聘,在内地则更注重报纸招聘。
在欧莱雅的招聘会上,采用“现身说法”是会给人最直接的印象。一位名叫张桃的年轻人,他毕业仅仅一年的时间,就从初级实习生升为兰寇产品经理的经历,在招聘会上做“现身说法”,吸引着每一位试图走进欧莱雅的毕业生。他对同龄人说: “欧莱雅相信年轻人,公司给了我们极大的上升空间,从进公司开始,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老板手中接过一份详细的培训计划,可以说,我这一年中,就是一路的‘培训’,伴随着一路的升职。”
张桃的第一个培训项目就是走上街头,从实实在在的商场促销开始。在刚进公司的时候,张桃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竟然会是“站柜台”。令张桃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种锻炼中,清楚地知道了欧莱雅的顾客都是些什么人;哪些在柜台前稍做停留的人可能成为其潜在客户;哪些产品是奢侈品;哪些是大众档的牌子;各品牌的差别在哪里。张桃最直接地知道了欧莱雅的口红是什么红,香水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这些简单的事其实就是很多复杂问题的答案。慢慢地,张桃开始感觉到,每一天都在学习,每一天都会有新的东西在脑子里生根发芽,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张桃通过一层又一层的培训,有国内的培训,也有到国外的培训,张桃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欧莱雅频繁地提升年轻人,经常指派一个产品经理去其他国家锻炼,这样,一个在中国开始职业生涯的员工就会经历完全不同的市场,比如日本或意大利,这会增加这个人的创造力。
在欧莱雅,张桃的经历只是其用人策略的一个缩影,人员的年轻化在欧莱雅已经初具规模。在欧莱雅的整个公司中50%的品牌总经理不满40岁,25%甚至是不满35岁的后起之秀。在欧莱雅上海地区的200多名员工中,平均年龄只有28岁。欧莱雅公司将近80%的入职员工均为应届毕业生或工作经验在两年以下的新人。这种明显倾向新人的招聘策略,不但为公司的发展储备了生力军,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更不断地让年轻人的新潮观念和创意冲击公司已有的概念,带动长远的发展。欧莱雅中国分公司在短短的5年中从100人发展到3000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胆启用青年人”的人才战略。担任欧莱雅中国公司全国招聘经理的程蕾则称,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她之所以放弃一家美国公司的优厚待遇而进入欧莱雅,就是因为“这里的年轻人非常受重视”。
在招聘会上做“现身说法”的虞萍女士说:“我给自己设计的是每两年就换一家公司,所以我做过很多外企。不过,我的这个人生计划要为欧莱雅而放弃了。”她担任市场部总监,她对应聘会上的毕业生们说:“在欧莱雅虽然很辛苦,但你很充实,我们的责任是创造美,美是人的一部分,所以,‘人’在欧莱雅是一个很崇高的概念,公司尊重每个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