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顾问 陈端坤
筹备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展览会背后的故事
2013年1月,我开始策划严复160周年诞辰的纪念活动,就想这次活动真要到国际上去,再开一场国际研讨会。
1992年,严复研究会刚成立,我们就策划组织举办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我走访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得到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他们说:严复是福建的瑰宝,你们福建“举”严复研究的“旗”,我们发动各省社科院支持你们,当即答应参与联合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冰心先生说:“严复是我父亲的老师,是我敬仰的人。”她还专为“93年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题名,祝贺大会召开。(该份冰心手迹现存长乐冰心文学馆)当年福州市委宣传部林爱枝部长对我说:“严复是北大首任校长,严复在任时间不长,北大就得到国际承认,我们北大福建校友引以为荣,在严复的家乡福州,一定要保证把国际研讨会开好。”这是中国的、也是国际的第一次严复学术研讨会。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我和老会长郑重同志、严复的侄女严秀玉姑婆、北大福建校友黄瑞霖同志等参加校庆献礼,送上家乡学子塑造的严复铜像。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北大百年校庆大会时,郑重会长就提出,在严复诞辰15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开一个隆重的纪念大会。2003年11月16日,省委副书记黄瑞霖同志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确定于2004年2月8日举办《福建省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大会由福建省政协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联合主办,政协文史委和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承办。严复生日是1月8日,为什么要在2月8日才开呢?因为当年1月要开省人大、政协会啊。这个时间我们也跟在台湾的严复先生的孙女严倬云女士说明了,他们都理解。严倬云女士届时率子侄、秘书等一行九人参加了大会。15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很成功。那么160周年的纪念活动应该办得更好吧?从第一次国际研讨会到现在二十年了,160周年的研讨会应当在国外举办第二次国际研讨会才是啊!我又把国际研讨会的策划案给台湾嚴復嫡亲通报了。
2014年正好是严复从皇家海军学院毕业135周年,正是严复与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的机缘,这一场国际研讨会就应当在英国召开。经过几个月的筹划、联络、协商,英国负责管理格林威治公园和皇家海军学院所有建筑的“大房东”“格林威治基金会”,同意提供皇家海军学院海军将领议事厅,作为召开国际研讨会的会场,并提供著名的旅游景点彩绘大厅作为展览《严复,帝国留学生与皇家海军学院》的展厅。我想,他们这么慷慨大方,一定是看到此事对格林威治旅游业的含金量。
地点一旦确定,下面的事情就靠自己的努力了:我负责联系中国、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美国的学者,英方负责联系英法学者,尽快发出邀请函;我策划展览内容大纲、组织专家编写展览文字、搜寻相关图片、制作展板……中英双方网络电讯飞传,经过二个月的紧张工作,《严复,帝国留学生与皇家海军学院》展览的中英对照展版和中文纸质册页印刷版,终于在开会的前二天在中英同时制作完工。
能在135年前严复先生开启的译介西学的启蒙之旅的地方,探讨严复思想对今日之中国、英国乃至世界的意义,实为思想界、文化界的一大盛事。清华大学王宪民教授一接到策划案就回复:“很高兴英国方面能够有团体出面组织这样的学术活动,这确实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早就应该有的一项活动,必将会对严复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夏威夷华文作协与福建日报旗下《闽声》杂志接到策划案后,欣然回应参加协办,并派出夏华作协会长叶芳和美国《珍珠港》主编连芸参会,以便做深度报道。叶芳说,严复是当之无愧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无论是他所翻译的著作还是其所提倡的民主、自由的思想都依然影响着如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事业。
严复毕生追求“中西会通”的文化理想,东、西各国学者相聚在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山坡下、面临泰晤士河的皇家海军学院——这所第一次接纳严复和他福州船政学堂同学留学的地方,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其意义非凡自不待言。
在策划展览时,我从网络上看到一则消息,并马上得到英国朋友的证实:在伦敦大学树立着一座纪念首批日本留学生——伊藤博文等五人纪念碑。这大大刺激了我,决心办好这次研讨会和展览,做出国际影响来。
长期以来,流传着严复与伊藤博文在英国海军学院是同学的故事。说严复的学习成绩远远超过伊藤博文,可是甲午海战中被日本同学打败了!
史实是:伊藤博文根本没有跟嚴復同学。伊藤博文他们是l864年l月到达英国,由于他们的英语都很差,只能寄宿在伦敦大学化学教授家补习英文,不能进入任何学校学习,不到半年伊藤就匆匆离开英国回日本了。
可是五月一日安倍在伦敦市晚餐会上的演讲:
“今天,我访问了伦敦大学,在校园一角矗立的纪念碑前,少时静立。那座纪念碑是为缅怀被后人称颂为“长州五杰”的五个年轻武士而建立的。正巧150年前,这五个年轻人……带着对知识的渴望,来到了伦敦,就在这里伦敦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努力学习。”
日本内阁总理在英国大谈他们树立的“年轻武士”的纪念碑,公然公开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成性的日本武士,真不知道什么是廉耻!
其实,对日本侵略的历史,他哪一件他不歪曲、不否认、不篡改!
我们船政六英杰,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嚴復,在他们毕业的皇家海军学院校园里,没有纪念碑,很少人知道嚴復他们一百三十五年前在这里奋发努力过,后来为中国、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次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开过了,严复船政六英杰的展览还在进行。严复“六英杰”的纪念碑或者严复铜像能不能在英国树立?第三次,第四次国际研讨会将在哪里开?这次在英国开会时,就已经有别的国家的学者提出要主办了。严复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开眼看世界的人,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也会在世界一些国家再开?期待着。
东快记者 刘媛 实习生 郭诗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