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布反腐“路线图”:2015年,无论打虎拍蝇,还是国际追逃,无论建章立制,还是追责问责,反腐力度将会继续加码。
对于反腐,习近平屡屡发狠话,誓与腐败不两立。对腐败的土壤,习总有深刻的洞见,他总结产生腐败的“党内潜规则”如下:
在思想政治上,一些人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
在组织生活中,一些人信奉“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你不批我,我不批你;你若批我,我必批你”,“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
在执行政策中,一些人信奉“遇到黄灯跑过去,遇到红灯绕过去”,“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
在干部任用中,一些人信奉“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在人际交往中,一些人信奉“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
习总不愧是发现病情的良医,把作为腐败土壤的党内”潜规则“分析得如此透彻。这些可算是司空见惯的污染,在腐败官员中间是如此地盛行。对这些潜规,中央三令五申,政策与法律不断亮剑,但仍然被很多官员视为儿戏。潜规则的通行,与现代政治文明是完全不合拍,官员们不断前仆后继,不能不令人扼腕,也不能不令人疑虑重重。
那么,这些土壤何以能形成气候?
当然还是如同人体生病一样,莫不是空气污染,食物污染,水污染,精神污染,说到底,是身体没有处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
如果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喝的水,都是环保的,都是无污染的,都是营养丰富的,那么人体不仅不生病,而且还会促进肌体健壮,使人更加充满生机。
所以,根除潜规则存在的土壤,建构有利于政治环境生态平衡良好发展的土壤,至为重要。
那么,如何下药根除腐败产生的潜规则土壤呢?
以现在的反腐手法,打虎如同割除肿瘤,拍蝇如同伤口止痛。这些手法,固然能够治表,能够暂时止痛,但显然无法治本,无法确保还没有病变的正常人,不受到传染。治病之目的,是保证人的健康,在刮骨疗毒之际,医生更应当有长远手段,以确保此病不复发,确保此病不传染,制定防病的手段,并推而广之,确保该病能够真正得到掌控。
说到震慑官员,令其不敢贪,不敢潜规则,甚至所谓的“官场白色恐怖”,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无法与朱元璋相比。朱皇帝对贪官的仇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杀头如割草,剥皮如杀猪的恐怖手段和酷刑,甚至最有想像力的恐怖片也无法与之相比。但这种官场上的白色恐怖,并没有摆平官员的贪腐,其根本原因,在于用西医的手法来割除部分染病的肿瘤,丝毫达不到机体健康的实际效果。
故而,反腐不应成为政治主旋律,而大力打造风清气正“党内潜规则”无以生存的健康生态环境,才应该是全国全党全民全军大力推进的主旋律。
如何构建没有雾霾没有污染人心向善的良好政治生态?对此,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选择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也绝对应该是符合人类文明的。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最大的发明,无非人人平等观念的提出以及限制权力的制度化发明与创造。真正通过经过文明检视的制度,确保每个人的权益得到保障的制度,并非触不可及。
其实,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一言以蔽之,就是建立真正的公民社会。如果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益真正得到保障,如果拥有权力的官员再也无法随便侵害到每个公民的权益,那么官员的潜规则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事实上,公民社会真正建立起来,就会发生良币驱除劣币的连锁反应,习总所点出的“党内潜规则”,自然也就缺乏了赖以癌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