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乾坤化物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易县微创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蠡县德意达毛纺有限公司、北京德智恒辉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石家庄人文贷投资咨询有限公 司、易县中易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易县燕都家电有限公司、易县益农林果专业合作社、易县凯丽鑫家庭农场等75家单位和60位个体创业者发起,经保定市民 政局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保定市云计算微创业协会1月13日在易县正式成立。
该协会是国内第一个通过云计算应用平台整合大众小微企业及个体创业者的资源,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虚拟企业,从而把高高在上的云计算和草根创业联系在 一起的社会团体。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选举赵文银为理事长,选举王永旺、于航、刘辉、刘志国为副理事长,选举王永旺为秘书长。
国家发改委国际交流中心专家库和基金会秘书长刘峰在协会成立大会上说,把云计算应用到农村大众创业,是一个创新,农民信息服务合作社的创业者们要把基础做好,先把村里大大小小的信息放到“云上”,把“家底”摸清楚,不要有“今天创业,明天就赚大钱”的想法。
易县赵春辉副书记、赵永忠副县长对保定云计算微创业协会在易县召开成立大会表示欢迎,对易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出了思路,对易县云计算微创业联盟的工作提出了初步的支持计划。
保定商务局电子商务处处长、保定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赵洪, 保定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主任 宋博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民营企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权高磊,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环境学会第四届理事郑易生,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联盟、中国嵌入式系统产业联盟秘书长郭淳学等分别做了发言,表示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农村农民创业。
草根农民创业是非常困难的,分散的个体的创业者很弱小,没有市场竞争力,而组织起来的农民尽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但是没有合法的身份。所以由农民自发组织 的易县云计算微创业联盟遇到了很多困难,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地发挥草根农民的创造力,担心得不到政府的理解而带来麻烦。当保定市马誉峰市长知道这个信息 后,很快就派人来了解情况,并且做出“请易县政府给予支持、正确引导”的批示。
会上,赵文银理事长结合易县农民探索的经验,认为把贫穷的农村变成富裕的农村,尽管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千头万绪,但是最基础的,需要首先完成的工作只有两 个,一是把农村信息化,创建“云上乡村”,在信息世界里让易县469个村互连互通,提高农村的信息竞争力;二是产品规模化,把分散在农民手里的少量产品集 中起来,通过产品规模化推动品牌战略的实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关于协会下一步的工作,赵文银理事长提出了个人的思路和规划。
(一)近期工作思路
1)尽快完善协会的组织结构,建立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的通道,以便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2)争取获得易县政府实质性的支持,在3-6个月内完成469个村的云网站信息互连互通工作,通过《农民课堂》为每个村培训出至少1名高水平的云计算信息专业人才,各项指标超过农业部文件里规定的标准。
3)尽快总结易县“一村一商城”的运作经验,整理出适合农村特点的、以大多数农民利益为中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比如,如何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难题;大多数农民的产品规模小、价值低,如何销售这些产品;如何解决个性化的小件农产品追溯问题,让消费者真正了解产品的产生过程;如何解决偏远贫困农村 的发展问题,而不是传统电子商务选择的“放弃”。
4)总结易县“一村一网”的经验,形成可以复制的模式。在保定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选择其它几个区县,推广“易县模式”。
5)如果能够获得保定市政府以及各区县政府的实质性支持,协会争取在2-3年内完成保定市6410个村的“云上乡村”建设,实现保定所有的村、社区之间的 信息互连互通,通过《农民课堂》为每个村培训出至少1名高水平的云计算信息专业人才,各项指标超过农业部文件里规定的标准。
(二)中期工作思路
1)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方法,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云上乡村”,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方案,并通过云平台及时、动态地指导该村的工作。
2)通过云平台建立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直接沟通交流的通道,以“轻资本、众筹”等方式,吸引城市居民投资农村和农民,通过“云上乡村”及时了解所投资项目的进展及遇到的问题困难,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3)集合专家的智慧、企业家和社会的资本、农村的资源,以县为单位,推动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三)远期工作思路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协助地方政府创建“智慧易县”、“智慧保定”。
全体会员参加了此次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全票通过了选举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会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