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通知能否刹住会议旅游歪风?


      新华网北京928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通知规定: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到八达岭-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五台山、太湖、普陀山、黄山、九华山、武夷山、庐山、泰山、嵩山、武当山、武陵源(张家界)、白云山、桂林漓江、三亚热带海滨、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黄果树、西双版纳、华山21个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禁止召开会议的区域范围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的核心景区地域范围为准。

通知还要求: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会议一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召开,不得到其他地区召开;因工作需要确需跨行政区域召开会议的,必须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与地方政府主要行政区域高度重合的,当地党政机关应当在机关内部会议场所或定点饭店召开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到京外召开会议的,必须严格执行会议费管理有关规定。会议主办单位要合理安排会议日程,严格遵守报到、离会时限,严禁超出规定时限为参会人员提供食宿,严禁组织与会议无关的参观、考察等活动。

类似的通知并不新鲜,早在199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专门下发过《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通知规定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准到庐山、黄山、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武夷山、九寨沟、张家界、黄果树瀑布、西双版纳和三亚热带海滨12个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一律不准借在其他地方召开会议之机到上述12个风景名胜区旅游。除上述12个风景名胜区外,各级党政机关召开的会议也不准用公款组织与会人员到会议所在市、县的行政区域以外的其他风景名胜区旅游。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会议一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召开,不得到其他地区召开。

然而这些通知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也正是在这过去的十多年,会议旅游公款消费歪风盛行,到风景名胜区开会度假休闲成为一种时尚,耗费了大量财政支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迫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得不再次印发《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以期遏制泛滥成灾的会议旅游。

会议旅游公款消费可谓典型的中国特色,许多风毛牛不相干的会议甚至开到了国外的风景名胜区,其实许多会议只不过是打着开会的旗号,给各路人马一个游山玩水的名目。党政机关作为非盈利机构,其庞大的运营费用都来自纳税人的税收,如果党政机关将这笔公款消费用于民生投入,无疑会深得民心,也会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会议旅游公款消费全国每年究竟花掉多少钱?不知道统计部门是否心中有数?早在2008年,时任国务院国管局副局长寻寰中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曾否认各级党政部门每年公款消耗3000亿的说法,认为数据夸大,但他亦坦言:政府会议接待开支确实不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拿出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挺难!

也是在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新闻1+1》节目中透露:我国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开支一年9000亿。王锡锌提供的数字,让主持人柴静很吃惊,重复地问:“您再说一遍,是多少?”王锡锌再次肯定地说:“公款接待、公款旅游、公车开支,也就是‘三公’,一年9000亿,相当于财政支出的30%。”

去年,王锡锌在微博中再次透露:我国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出国、公车开支的费用,一年19000亿元。美国大选一次平均开支不到30亿美元。即使按30亿美元算,19000亿元人民币折合成美元,大约可选97.44次。美国大选4年一次,就是说,我国一年“三公”消费可供美国390年大选。

实际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机关的三公消费,往往占整个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凤凰卫视主持人杨锦麟曾在《天天看》一档节目中透露,2012年我国三公消费高达3.9万亿!会议旅游占去了多少?恐怕只有天知道!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风景名胜区,各种党政机关的会议从未间断,许多党政机关组团出国游玩,也是假借各种会议之名。

习李上任后,推出了八项规定,公款消费暂时有所遏制,但会议旅游公款消费仍是热点,会议旅游公款消费不仅是官员权利的象征,更是假公济私腐败现象的重要滋生地。能否遏制仍是任重道远。一纸通知能否刹住会议旅游歪风,下一步就要看中央如何从制度上监督约束钱袋子权袋子,不从制度上解决钱袋子权袋子问题,很难彻底刹住积重难返的会议旅游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