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的佛教徒对佛祖是顶礼叩首膜拜,甚至是五体投地长期连续叩十万个头。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每天要跪在那里做五遍乃玛子,向真主祷告。虔诚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徒经常要去到教堂向上帝去忏悔。其它的宗教徒都一样,都相信天上有神,要对神灵敬畏,要对神做功课,努力想死后上天堂。可以说,所有有信仰的人,他们都有心灵和精神的寄托、归宿和向往。 在我国和世界的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和仁人之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甘心情愿地舍去自己的一切甚至去付出自己的生命、去终身为之奋斗。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都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对精神的向往。 人的一生,如果缺少了对精神的追求,就会活的低级、乏味,就会如同一块行尸走肉、如同一架能够将食物制造成粪便的机器。 人类历史上,有多少的贪官和败类,就是因为只求对物质的追求,缺乏对精神的追求,虽然拥有了一切物质利益,却白活了一生。当然,对一个普通人来讲,一生只追求物质、不追求一点精神,无论贫贱、高贵也都一样是非常可惜的白活了一生。 人因为只求付出而不求回报、只求奉献而不求索取,才显得伟大。 虔诚的宗教徒,也许他们中许多人没有为人类做出过多少贡献,但他们的心灵起码还有一个归宿,还有对死后的追求和向往。 如果人没有对自己死后的想法,就如同缺乏了对精神的追求和向往,他就会缺乏敬畏心,就可能只顾自己,不顾一切地什么事都做的出来。当他临死的时候,怎能不回顾自己的一生?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吗?后悔吗?也许有人说,不后悔,因为人间该享受的他都享受了。可当法律要结束他生命的时候,真是不后悔吗? 仔细想想,一切的物质利益和各种欲望享受过后,是不是都成了过眼烟云,到快要死的时候,回想一下,与做梦有多大区别?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到临死的时候,不畏惧、不后悔呢?那就是在活着的时候,尽量不要考虑自己,尽量地去为想着,伟大点就是想着民族、国家和全人类的利益。只想着做好事,尽量不去做坏事。到临死的时候,如果已经尽力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出去了,就会感觉到很自豪,如果到死的时候还能得到人们以及社会的佩服、敬仰、认同和尊重,那死还有什么遗憾的了。这就是许多的英雄先烈就义前,之所以有那么大无畏的精神,能够视死如归,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活一天就要为他人和社会多想一天、多做一天,尽量不要想自己,就这么一直到老、到死,哪怕不能动了、什么事都做不了了,也得保持着正能量。否则,活着就会让人觉得讨厌、麻烦、嫌弃甚至唾弃。科学家霍金都全身瘫痪了,还在为人类做着贡献。还有谁不能做? 其实,人活着就是想法不一样而已,就是愿意或不愿意时时刻刻为他人和社会着想,就因为如此,才使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有着千差万别的不一样。 有些人活着,其实在人们的心目中还不如死了算了,有些人死了,却永远的活在人们心中。我们每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常常想想这些事呢?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思想,如果老想着吃什么、穿什么、享受什么,老想着去满足自己物质生活和欲望,这与动物还有多大的区别呢?是不是应该抽点时间想一想人的这一生是不是应该有点什么精神?
心灵与精神的向往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