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彬: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革新


 【高端访谈】

唐彬: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革新

 

中国城市报记者 唐靖宇

 

导读:2013年互联网金融浪潮汹涌来袭,各种业态遍地开花,政策环境不断利好。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目前,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先后出台了鼓励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表明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发展,更多的新型业务模式不断衍生,涉及的领域也逐渐繁多,互联网金融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风险和问题。在此,主要针对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一些热点问题,对易宝支付首席执行官、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轮值主席、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家唐彬先生进行专访。

 

中国城市报您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理解?

唐彬:互联网金融一词现在非常热门,有人把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区分开,认为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行业,叫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公司互联网化,叫金融互联网。我认为不应该分开。互联网金融就是用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思想,以及互联网的终端去改造传统金融,让金融变得更加高效、透明、普惠。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相比,内涵发生了质变。传统金融相对高高在上,而互联网金融则比较接地气,是透明、开放和普惠的,与其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是颠覆,不如说是革新。比如说比特币,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它没有发行机构,它无处不在,它不会贬值,它不受区域限制,不像人民币和美元,跨境的时候受到很多的限制。我相信未来比特币的创新在互联网阶段将会改变我们对货币的概念,改变我们对现有金融的一个理念。

 

中国城市报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机遇和挑战在哪?

唐彬:我认为机遇有两方面:一是从政策的宏观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重要转型期,而金融改革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如利率市场化、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小微金融、鼓励民间银行、民间借贷发展等,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需求;第二从互联网金融主要参与来看,中产阶级是最庞大的群体,他们虽没有巨资却有“闲钱”,亟需针对性的理财服务,这恰是互联网金融所能满足的,但银行却做不到。挑战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够,比如说增信体系建设,美国的Paypal之所以发展这么好,这么顺畅,正是因为美国的增信体系非常完善;另一方面,目前政府出台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政策仍不完善,尤其是监管政策,但总体趋势是越来越鼓励支持,这点是好的。

 

中国城市报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互联网支付,对于我国推行普惠金融的意义所在?

唐彬:推行普惠金融必须依靠互联网金融的思维和技术去改造,没有其他选择。政府一直想推普惠金融,并成立了相关金融机构,最后始终没能实现。但互联网金融却实现了,这是因为互联网本身就具有自下而上、开放透明、民主的思想,并受到了新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此外,它还有无处不在的终端,这是普惠金融最好的载体。因此,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实现普惠金融最有力的保障。如果再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实现普惠金融将会更通畅。

 

中国城市报:目前国内的各种电子支付手段,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正在蓬勃发展的移动支付,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风险,如账号被盗,客户信息流失等。请问该如何有效应对?

唐彬: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集中存储,能够方便数据的分析、处理,但安全管理不当,易造成信息的泄露、丢失、损坏因此对大数据的安全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互网络金融的管理体制要从传统金融的以账户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比如采用实名制;二是建立合理的授信制度和开发经营业务管理系统,用以降低业务风险,提高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三是互联网金融的网络管理系统已经标准化了,只要严格按标准执行,提供一体化的网络管理服务,网络就能可靠、安全和高效地运行;四是互网络金融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和体系。

 

中国城市报:近年来,P2P网贷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但另一方面,相关负面消息,如跑路、P2P担保失联等也不绝于耳。对此,业界认为可以通过引入保险公司来对P2P平台增信和加强兜底能力。对此,您的看法?

唐彬:对于P2P网贷公司来说,风险管控能力是其最核心的部分,做金融就是对自己的风险要有独特的把握,如果把最核心的部分外包给保险公司,那做金融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中国城市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进入该行业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唐彬:说到底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其核心就是通过更好的管理风险的方式来解决交易上的问题,比如说信用。但如何管控好风险,最重要的就在于你有没有数据。因此,要在这个行业长远发展,首先必须依赖数据的大量积累,包括线上线下,以及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问题,实现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和风险的分散,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和更多样化的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尤其是使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和居民等群体受益;其二,得在流程设计里,要尽可能得靠近客户、服务客户,尽可能中间化,因为金融机构本身就是中介,如果再依靠其他中介来开展业务,变成“中介的中介”,就有些偏离其本质了。此外,互联网金融还必须抢占四个制高点:基础设施、平台、渠道、场景。其中基础设施,如支付体系、征信体系和基础资产撮合平台,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