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的送礼与汉江沔阳


 史上最牛的送礼与汉江沔阳   

 

随着春节的来临,对于崇尚礼尚往来的中国人来说不可避免,但怎样送礼却大有学问。这从古代千里送鹅毛典故有不同的版本可知,虽然源出陕西还是湖北目前尚有争论。但笔者深信这样一个事实:重礼好办事,礼轻好人缘。不信,你瞧:千里送鹅毛典故源自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徐谓的《路史》一书,云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唐德宗时改称回鹘)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谁知缅伯高行进至陕西沔阳湖时,那白天鹅因路途遥远,洁体遭污,缅伯高一片诚心将其放入湖中清洗,不想那鹅竟展翅飞走了。缅伯高慌乱间只抓得几根鹅毛,眼睁睁看着白天鹅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直愣愣地发呆,思前想后,突发奇想,用一块洁白的绸子把抓到几根鹅毛包裹好,并在绸子上附诗一首:“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继续东行,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敬献鹅毛。唐太宗大惑不解,及至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缅伯高带了答礼回去,大赞唐朝的友好情谊。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广为流传开来,成为中国民间交往中交流感情的一种谦词。不过,现代人却读出了另一种意思,多以千里送鹅毛来替自己的薄礼粉刷一番。

 而湖北清光绪《沔阳州志》亦有相同的记载,情节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把缅伯高说成是今云南回纥境内的特使,只不过诗或词稍有差别,云缅伯高在今仙桃排湖为鹅洗尘解渴时,鹅飞走了后缅伯高号啕大哭,无可之余将鹅毛用绸缎裹好,并附诗一首,诗云将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另一说为词将贡唐朝,山高路遥。沔阳湖失去倒地鹅,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这就产生了疑问,缅伯高籍贯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西域回纥人。回纥是维吾尔人的祖先,漠北的游牧民族。按理说,从漠北到长安过陕西沔阳县(今陕西勉县的前身)理所应当,那儿也的确有个沔阳湖,但问题是陕西沔阳县为汉置,故城在今陕西勉县东南。隋唐两宋时却为西县,元初废西县并迁沔州(元驻略阳县)于此,明初废沔州置沔县,1964年因字生僻改为勉县。说白了回纥的确来源于西域,但陕西唐时没有置沔阳县。另一说云南人。若从云南到长安,势必经过湖北沔阳湖(今排湖,素称百里排湖,现有水面23平方千米。)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始置沔阳郡,西魏改置建兴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建兴县为沔阳县,治今仙桃沔城镇。1986年湖北省政府考虑到陕西省有勉县(历史上称沔县),且字为极易写错读错的生僻字,便改设仙桃市。但问题是,唐贞观年间,今云南的少数民族为乌蛮(首次向唐朝进贡),唐玄宗年间最大的少数民族为南诏,却从未称回纥。所以,上述二种说法均难成立。但仔细推敲,湖北的可能性似乎较大些,因为西域回纥特使缅伯高有可能因不可预知的原因绕道湖北前行到长安,但仅为推测,这一千古谜案揭开尚需时日。

 至于网络上流传的另类版本,说有人经过仔细推敲,发现此典故和事实大有出入,云缅伯高既能想出这千里送鹅毛的绝句来,就不该笨到会让天鹅出笼子下湖去洗澡。试想那天鹅乃是贡品,一有闪失可是掉脑袋的事,会如此大意么?更何况大唐盛时圣明的唐皇见识多了,便渐渐对贡品挑剔起来,如不新不奇不异,就随便收下,并无半点赏赐褒奖。各地使臣便只得盘算来年如何采得些新奇物品以博得圣上开颜,好升官发财。如是乎,使臣缅伯高把进贡唐皇的贡品白天鹅当成烤叫化鹅下酒吃,并将一根洁白的鹅毛献给唐皇蒙骗得逞的传奇,虽可圈可点,但实在经不起推敲,试想,使臣缅伯高有几个脑袋,敢开如此玩笑,就算缅伯高要想以猎奇取胜,也不至于出此所谓的奇招吧,想必你也不信,我们姑且把当一个笑话讲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