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的豪华车反垄断调查是继反腐之后的又一大看点,一政一经遥相呼应。奇怪的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反腐之后,没有接着反垄断调查;国外豪华汽车品牌却遭遇了“不信任”,似乎给外资在华不再优惠提供了口实?
“国进民退”没有了之前的微言微语,但是,对国有企业的“霸道”似乎仍有足够的、广泛的认知。为何要从国外豪华品牌的汽车入手调查反垄断的市场行为?1、国外豪华汽车的超高利润、垄断调查早在去年央视就报道了保时捷汽车在华的垄断利润,每车高达40~60万不;2、它们在品牌方面做得更好一点,在国人心中,外国的月亮仍然很亮。在品牌光环的影响下,中国土豪们似乎乐此不疲、沾沾自喜。
市场经济的要素之一是“基础配置”。这是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前提。自从品牌主导市场经济以来,品牌就像是一把达摩利剑,横亘在国人头上,它象征着富足、财富、荣誉和地位。在追求财富和价值的影响下,品牌越发不可收拾,搞得国人对奢侈品也趋之若鹜。这已经不是市场经济所养育的,它已经变了味;这还不包括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次反垄断是对市场认知的一次历史性“打击”。品牌作为一个“媒介”贯穿于市场之间,坐落于物质和精神文明之上。当品牌的灵魂的要素去物质化之后,宗教的本质就显露无遗,正向有的畅销书说的那样:品牌是一种信仰;这是很多企业对品牌孜孜以求,甚至是像福喜公司无法行为的根源。当灵魂的毒素超越了物质所能承所的边界,品牌就飘飘然了,邪教就登上了大雅之堂,进而麻痹盘剥消费者。
……
为何是国外豪华车品牌,而不是国内特大型企业?国外豪华车公司资金实力也相当雄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来说,不同之处在于国外豪华汽车品牌掌握着品牌的话语权,这次反垄断可以说是擒贼先擒王啊。扎破了手指,验验血就知道现如今企业垄断的成分有哪些?国有企业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当然,也一定是听话的,他们自己会收敛的,何况有的国有企业本身就不好过,也谈不上垄断。……
品牌垄断和托拉斯(标准石油公司)有所不同。托拉斯(略),品牌垄断的本质是以品牌的价值掠取高额的利润,严重影响了消费认知,盘剥了有钱人的心里底线。使得有钱人,失去理性的消费认知,进而“变穷”了自己的思想,还包括财富缩水。这和房地产还不一样,房地产属于大宗商品性质的产品,而汽车是消费品。
为什么要反垄断?垄断浮夸了社会物质财富,消费者失去了理性消费。轻则,陷入低迷的拜物、拜金主义;重则,引起社会不公平的时代继续恶化,贫富差距继续拉大,扯淡。
张海勤 2014-08-07*2015于广州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