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苹果宣布收购有个性化流媒体音乐服务BeatsMusic,接着苹果又收购了电子书推荐引擎Booklamp。日前,苹果又以3000万美元收购个性化新闻电台应用swell,有媒体报道称“苹果现在似乎对创建更加个性化的推荐内容非常感兴趣”,曾经“网络编辑的工作即将被智能算法所取代”的言论也喧嚣尘上,个性化推荐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早期的媒体网站,更多的还是工业思维,纯粹向用户大量输送信息,无论用户是否愿意主动去接受,“机器人”只会做推送和强硬展示,届时,互联网的信息量还有限,即使是“机器人”式的展示,用户还能接受。
但是到了互联网信息量开始出现海量增加的时候,再像“机器人”一样向用户输送大量信息,用户接受不过来了,就会有选择性的吸收平台提供的信息。各大网站平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纷纷推出了推荐工具,为用户提供相关内容,减少用户因为海量信息推送的困扰。
这方面网站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开发相关的系统推荐工具,第三方的系统推荐工具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另一个提供最近浏览功能,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浏览到其需要的信息。
系统的推荐工具一般会出现在文章页,即用户点开文章后,会在文章下方或者右侧出现推荐文章,这样能增加用户的粘性,不过这个并没有解决推荐的核心问题。而最近浏览功能,虽然能让用户最快的浏览到相关信息,但是这个功能很鸡肋,用户并不一定特别清楚的知道他想要哪方面的信息。
到了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用户获取信息更廉价,信息以PB方式增加,仅新闻客户端产品,就多达几十款,还有其他各种视频介质、音频介质等多元化的信息获取平台,而社交网络所制造的海量信息也呈现在用户的信息列表里,显然用户是需要有引导的,否则,要么丢弃信息,要么被信息茧缚。
所以苹果收购SWELL,更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其提供的个性化推荐算法。面对海量资讯和碎片化流式阅读,编辑人工排版已经力所不及,只有智能推荐工具能解决这个问题。
和SWELL类似的是,考拉FM也是一款基于个性化推荐的手机电台产品,其在2013年6月上线之后,就开始贴上个性化推荐的标签,并依托母公司车语传媒的强大内容体系,在移动音频领域里探索。
在内容方面,多位自媒体人都在考拉FM上设有自己的音频自媒体内容,包括互联网分析师葛甲的《葛甲说》,日前有15期节目;记者冀勇庆的《老冀说科技》,日前有37期;我的《静听科技》也有5期内容,其他还包括WeMedia创始人青龙老贼、微信营销专家方雨等都在考拉FM上录有音频自媒体节目。
内容是任何平台的核心产品,但是内容肯定不是唯一制胜的法宝,信息量太大了,产品太多了,用户的时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被切割的。所以,个性化推荐的核心,是模拟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用户,为不同的用户提供用户需要的内容,减少信息噪音。正因为信息的海量化,智能推荐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向。
在移动音频领域里,手机电台未来的全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海量的播放器模式,肯定是不是主流。手机电台个性化推荐里面的代表就是考拉FM,其目前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会更有潜力,因为它遵循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发展规律。
考拉FM在移动音频上,能够首先打出个性化推荐的路子,是值得其他音频平台去借鉴的。据我了解,目前的几大音频平台,在内容量上,并不少,至少不会出现短缺的现象,可能各个平台会有独家的内容优势,但是这个不是核心,谁家没有点内容呢?
通过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分析,对每个用户进行单独的模拟,为每个用户推荐适用于不同用户的内容。搜狐IT主编潘越飞提到:“智能推荐引擎的基本逻辑是什么?热门、兴趣、地域、探索四大策略逻辑,预测群体的行为。”
考拉FM通过独有的标签体系、强大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独特算法所构成的个性化推荐技术,围绕用户建立起专门的推荐生态,就在这一点上,是领先于其它移动音频平台的。
在考拉FM未来做个性化推荐的道路上,首先还是得有强大的内容体系,内容量不够的话,很难匹配给海量的用户,若用户所能收听到的内容都一样,那个性化推荐是失效的。其次是基于人与人的相关推荐,而不是纯基于语义的分析,人是不断变化的,语义是不变的,在这一点上,考拉FM的个性化推荐应该去避免。
移动音频市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考拉FM作为一款个性化推荐的移动音频平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考拉FM在个性化推荐使用时长的增长,个性化推荐会越来越精准,其产生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文/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