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平
《智慧论》可提供清样的书稿已定。
电子版文档名为“《智慧论》2014年8月21日”。国家从事脑科学研究的专家可提前经过授权,从本网站后台下载该文档。清样稿除少数标点符号等细节尚需再斟酌外,其他涉及学术质量、出版质量、文采水平的难度遗留问题已妥善“修理”,经得起学界高端权威的严格审读。也相信过去从非正常渠道得到过本书电子版的高校学者,当看到目前版本后会把以往的种种想法和说法打消。预计好的建议还会有,或是作者未曾确切掌握的某个知识点经提醒后引用,可能对本书有帮助。
8年前就曾计划本书出版事宜敲定后,再用个把月时间把上述“修理”工作做好。为什么拖下来?因为研究撰写之前没考虑过需要周密设计产权保护措施。2006年,(未经证实的说法)经东风人牵线搭桥,由长江出版社出面与我签好出版合同。但交出完整稿、签字后,出版社才告知规定之日拿不出5万元就放弃合同。知道我当时拿不出5万。此后,我才决定把最后要做的“修理”工作无限期拖下来。因为有一份信心:即便是《智慧论》被从不正常渠道出版,发现之后再让读者看到正版将没有读者不抛弃非正版。这七八年时间,我允许学界“潜读者”研究它修改它的机会不算短。但事实证明,本书关键词的进展,我不添加别人想不到;关键差错的纠正之于他人更难。
很清楚,领先获得本书完整书稿的“热心读者”,其所关心的并非这部著作的主旨,而是书中提出的100个实验课题,那时科学理论界只关注技术成果,不关心哲学跟进时代的进步。但是,学界和企业的“热心读者”并未意识到,自己获得非正版同时,书稿也会遵循同一渠道流向境外。细心回顾那段国际社会动向,最先运用《智慧论》局部研究成果的,并非是中共领导的高校和企业。目前,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前沿课题研究指向已无密可保。
《智慧论》多灾多难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它原本应该属于一项国家工程,却不能不扛在一位无名小卒肩上。这种“阴差阳错”现象实属必然。名不正言不顺的业余科研,既难以得到知音的支持,也难以得到知识产权保护,而且必将会面临学界、出版界等来自各方面的歧视和压力。
我相信这些困难都会被自己主动克服,因为国家正在转向风清气正。
脑科学专家经授权后点击下载页面可显示:
http://www.chinavalue.net/User/AllMyFile.aspx
胡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