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新解


  有一位大人物曾说,原始社会是公有制。在生产力发展之后,出现了“剩余产品”,为争夺和占有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财产,形成了“私有制”。这个理论似乎在说,公有制是“短缺的结果”,私有制是“剩余的结果”。这是颠倒是非之语,本人死不苟同。

  我以为,事情恰恰相反,私有制是“短缺的结果”,公有制是“剩余的结果”。所有的动物,首先要活命,然后是繁衍,再然后才是其他。要活命,需要与其生命存续相适应的物质基础。试想,在人类处于采集狩猎时代,饥肠辘辘的采集者、狩猎者,必然直接占有采集、狩猎到手的产品。在满足自身需要之后满足未成年子女需要,再然后满足所爱之人的需要。由爱自己推展开来,及至爱同类。

  爱心是“天赋人性”。爱自己、爱同类。爱自己,产生物质占有欲,产生了私有财产,产生了私有制。私有制古已有之,天经地义。爱同类,推己及人,由此展开博爱之心,产生了分享的财产,共同的财产,产生了公有制。公有制也是古已有之,天经地义。

  我们不可消灭爱己之心,也就不能践踏私有制。或者说,我们爱自己,就要爱私有制!

  我们不可泯灭博爱之心,也就不能践踏公有制。或者说,我们爱同类,就要爱公有制!

  爱己爱人,爱心永恒。爱自己,就要爱同类。爱同类,就是爱自己。私有制自古有之,天经地义;公有制自古有之,天经地义。这就好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并立并存,相互依偎,彼此协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切不可非此即彼,厚此薄彼,顾此失彼!

  这个道理,极其简单,极为重要。大家搞清楚,即可成为“至理名言,醒世恒言”。这有利于塑造个人,有利于塑造社会,有利于塑造国家,有利于塑造全世界,必将造福于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