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国企私有化的真实意图


  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一直在叫喊着,没有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市场垄断地位,信贷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这恰恰是一种典型的市场综合焦虑症。前十年为什么“国进民退”的呐喊声远没有如今激烈呢?因为那个时候宏观大环境比较稳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大家都有得订单做、有的钱赚,也就没多少的抱怨声。然而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民”之别就显现出来了。民企开始发牢骚,没有像国企一样得到国家更多的照顾。国企要什么有什么,民企要什么没什么,还得把偌大的市场让给财大气粗的国企。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需要家长时刻照顾的学龄前儿童。他们就是不知道去学习海尔、华为、百度等这样有创新意识的中国民企,自我发掘潜力去开拓市场闯出一番天地。总是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盯着国企、央企的资源配置垂涎三尺,而不惜发动社会舆论攻势给中央企业施压。然后,一些热血学者、不明真相的群众、既得利益团体在网路上默契的形成了一个攻守联盟,不断曝光国企和中央企业违规操作、奢侈浪费等负面新闻。目的只有一个,只想让国有企业快点私有化,民企则可趁机一哄而上抢班夺权。这个地方总有一些人以改革者自居,打着明天会更好的旗帜,痛陈垄断体系的弊端。无非是冲着巨大的体制内利益蛋糕而去,而并非是真有民族忧患意识,对于这一类人我们要把他们从不明真相的群众中区分开。

 
  华为在海外的最大竞争对手是美国的思科公司,在国际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格局下。华为在任正非先生的带领下杀出一条血路,如今已经成长为世界一流的大型电信设备方案商(不是供应商,而是和IMB一样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看看我们的任正非先生,几乎从不接受国内媒体的采访。人家埋头干活,不炒作、不摆噱头。不像我们一些民企老板们,没事就三天两头跑电视台,露个脸、吹个牛,活动下头脑风暴。你们有这种扯淡的时间,不如想想如何把自己企业做做扎实,业务弄弄精。别老没事举着块牌子,到处在电视节目里数落国有企业的种种不是。去年我曾在某篇文章中特意提到了“企鹅同三百六”的江湖恩怨。说句实话,我们的很多民营企业家,其实品德也并不高尚到哪里去,大家都是半斤对八两,这个事情最后还得靠体制内出面解决。所以说,不是我们的企业自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我们的企业家、企业文化、社会公共道德出了很大的问题。
 
  回过头再来看百度,这是一家纯民营企业,在中国搜索引擎领域,可以说是处于垄断地位。而美国谷歌公司自从被赶出中国之后,其业务就处于一家独大的局面。我本人从2000年开始就开始用百度搜索,一步步看着他成长起来。你能说这样的民营企业不优秀吗?百度得到了多少体制内照顾了呢?而最大竞争对手谷歌的失势,完全是因为其触碰了灰色的政治地带,自乱阵脚所致。我们中搜、盘古(国有)等搜索引擎根本无法同百度抗衡。那我们是不是又可以说,在网络搜索领域“民进国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