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头文化---奇石的选择与保养


  浅谈石头文化---奇石的选择与保养

http://www.lytzhi.icoc.cc/

  石头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天然瑰宝。地球自诞生以来,经历了45亿多年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历史。形成了内核、外核、地幔和岩石圈层结构。石头主要来自于岩石圈之表层,因此可以说,石头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都生活在由石头组成的“硬”地壳上。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石头是最平常不过的了。它不仅是“立锥之地”,还提供了人类衣食住行的基本材料,人们的生活哪一样都离不开石头!

  一.怎样在江河中寻觅奇石

  我自小就在汉江河长大,我在江河里找石也有几年的经验,经常与郧县青曲中学赏石玩家“石痴”杨正林老师交谈,从他三十几年在河里找石的经验,今有幸和大家讨论一下,使之更好进步,同时也给初学者一些理论知识,让初学者尽可能少走弯路。使祖国奇石资源更好的开发……

  要往河里找石,最好先了解河流段的基本情况,比如此河上游和整个流域范围的地质、地貌、有什么矿产,此处过往是海洋还是陆地;假如流域内有铜矿,那么河里就有可能见到水冲孔雀石。假如过往是海洋,那么珊瑚、贝类、鱼类化石就有可能出现,反之森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化石就很难找到,当然绝对是没有的,有时有些地段很特殊,先是森林,然后经过地壳变动又变为海洋,最后又演变为现在的河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沧桑”,这种经历了“沧海桑田”变化的地形区隐躲的资源更为丰富,你要想得到的东西也许更多。

    找石的时间最好选在雨季过后,河流为枯水期,河流水量最小为最佳找石季节,这时沙滩显现最大。出发前预备足够的水、干粮和挖石工具,假如喜爱摄影的石友,还可带上心爱的照像机和摄像机,由于野外找石有时碰到的镜头,可能是平时很难找到的哟!还有带不回来的大石头,把方位和特写拍下留个纪念,假如碰到园林和单位需要,你也可以提供正确真实的素材。再有备一些创可帖之类的急用药品,由于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 一般情况沙滩在河流的转弯处。由于河流的弯道处的凹岸泥沙轻易堆积,河流很直的地段和峡谷,河水的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沙滩是很少或很小,落差大的地段石头裂缝多水洗度也不好。往找石的沙滩尽可能往没有人往过的地方,那些在公路边和有路的地段往的人一定很多,得到好石的机会就很小,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风险和利润成正比,谁在自己家的墙角就能捡到好的石头呢?

  来到了沙滩先看一下地形,由于沙滩的石头是有规律分布的,它就象筛子一样筛过,由于石头的大小、比重与流速有关,这就是河流的分选作用,大小一样,比重一样的石头会集中在一起。一般情况要找多大的石头,颜色是什么,假如自己找到一块后,旁边可能还会有。当然,尽对一样的石头是没有的,由于天下仅此一块石嘛!!!找石,颜色比较重要,先看艳一点、色差大一点的石头,由于从美学来看,多色和深色是要比浅色和单色更有价值,但不尽对,也不是说浅色石就没价值,只是一般而言。如有可能最好在雨后找,石头的色彩更轻易看出。其次,石质也很重要, 石质一般指石头的结构,即硬度、密度、光洁、润滑、细腻以及有自然石皮等。在野外找石,要想知道石头硬度,可使用指甲(大于2),铜具(大于3),铁(4—4.5),钢制小刀(5—5.5),瓷片(6—6.5),来代替矿物硬度计,效果也很好。假如往的沙滩石头不干净也不要灰心,就找象形石,由于土壤不可能把外形也盖了。另外,石头的大小也重要。同样的石种和外形及图案越大价值越高,但也越难找,在市场上和展厅里出得上价和打分高的一般都是大石头。但不是说低价和打分低的就不是好石头,由于很多时候价值和价钱不是一回事。当然,从理论上,小的石头更轻易形成尽品,就如芝麻比花生更香?找石的大小自己根据自已的需求和当时情况而定,在此只是提醒一下。

  假如有三块同级别的石头,一块是大的,两块是小的,要么只能带走大的那块,要么带走两块小的,由于以后永远不会来了,咋办呢?我个人的观点:带走大的一块放掉小的两块,原因大家一定知道。在河里除了留意好看的石头外,还可以观察此处的地质结构,收积一些矿物标本,若此河里有大量的煤,说明此处有煤矿资源。若有吸铁石吸引的石头就是铁等等。自己一定不要错过给国家和民族立功的机会,可捡一些明显的标本,送到地质部分往,也许自己的一时辛劳和麻烦会给国家做出不小的贡献。世界上不少的发明和重大的发现都不是专业人士搞出来的。往找一次石不轻易,尽可能不要空着手回家,回来后不好的石头又再丢,有些石头一时看不出好坏,慢慢观察才会有结果,所以石界有句俗话:三分自然,七分人意!退一万步讲,所有的石头背回家不要也不亏,由于强迫自己锻炼了身体,石头多看多思考是好事,自己学习了,总结了,下次就能背回好的石头。找石也需要有一种精神,历史上没有恒心和毅力的人是没有成功的。大家留意,找石也要讲石德,可要不可要之石,和拿不准其价值的石头,不要砸碎和毁坏,我见过个别石友就有此行为,笔者以为如有此机会,最好把石头放在显眼的地方,一是留给其他寻石之友,可能自己不需要正是别人寻求之石,二是告诉其他石友这里有人来过了,三是若有一天在展馆和市场及朋友家中看见,那不是异乡见故知了吗?自己做个好事。另外,石头也是有生命和灵气的,不要和它过不往,的确有疑问的石头,可将其躲起来,回家后想好再来取。 一句话,奇石资源是有限和宝贵的,一方美丽的奇石形成要几十万年至几亿年之久,不要被自已一分钟的冲动而毁坏了,寻石之人要有种和石头一样的宽容和度量才行!我的一位红河石友就在砸石时其碎片跳起来差一点把眼搞瞎,这也是为安全考虑的一方面。

      寻石固然辛劳,但对身心健康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特别是住惯了城市的人,更能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河边又是自然的氧吧,它能使沉积在心头里的烦脑和身体的劳累消除。在玩石的整个过程中,找石是最愉快的,也是档次最高的,由于它能使自己知道奇石的真正价值和体会生命的短暂,使自己更热爱绚丽的人生……

  二.如何选择图案奇石

      图案石,又称画面石,它由于妙趣天成的各种生动图案、丰富的造型以及变化万千的形式,深得广大奇石收藏者推崇和喜爱。图案石虽然易得,但觅一方上品之石决非易事。根据笔者多年觅石、藏石、品石的体验,认为选择图案奇石应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要选择有明显色差的石头。奇石的图案往往在有两种色彩以上的石头上才能凸显出来,色彩反差愈大,则图案愈清晰,给人的视觉冲击愈强烈,如黑底白纹、白底红纹、黄底黑纹等。一般图案石以两种色彩居多,三种以上较少,而具四种以上色彩的图案石则属罕见。色彩丰富且主题鲜明的图案奇石令人遐想,不忍移目。

      其二,要选择图案占石体比例适中的石头。美术作品要讲究构图及整体布局,图案石作为天然的“美术作品”,同样也不例外。无论画面是人物、动物、植物、风景或文字(文字石,它属于画面石中的特殊种类),其构图要合理,太小、过满、太偏等看起来不协调、不美观的石头,一般都是不可取的。那些图案位于石体显著位置,或占取较大比例的石头,应当成为首选目标。

      其三,要选择画面主题突出的石头。画面石不仅要看整体效果,更要突出主题。图案造型是否准确、形态是否逼真传神,构图是否简洁明快,是决定画面石优劣的重要条件。好的图案石,通常一眼望去即可凸显其主题。一方石头通常只能表达一个主题。有些石头往往两面或几面都有图案,正看、侧看、反看各不相同。要认真观察,反复揣摩,重其神韵,把最美、最精彩、最富寓意的画面展示出来。若一方石头的主题图案周围被其它色块或线条所缠绕,画面杂乱无章,难以突出主题,那么在选择时宁可舍弃。

      其四,要选择自然天成且石质石形较好的石头。天然画面石是大自然神来之笔的杰作,它巧夺天工,自然天成。那些经过人工切割或打磨加工的画面石,就其分类已经变成工艺观赏石,不在我们收藏天然奇石之列。石质石形也是决定画面石品鉴档次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讲,石头无残破,硬度越高,质地越细腻、越莹润,手感越光滑,就越具有收藏价值。反之,如石质差硬度不够,石形不稳、头重脚轻或三角八棱,总给人不美、不悦之感,这样的石头也应该舍弃。

   总之,收藏画面石不在大小,只要画面饱满,寓意深刻,主题突出,观赏性强,就不失为一方美石。往往在掌形大小一方美石即可展现磅礴大气,半人见高的巨形图案石,也可现精细之美。觅一块满意的画面石非常不易,一旦佳石到手,说明你的石缘不浅,要好珍藏。

  三.奇石收藏与保养

  随着赏石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收藏奇石的人越来越多,对如何保养爱护奇石的问题,则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有部分奇石爱好者只重于奇石的形象和摆设或简单打理,而忽略了对奇石进行系统养护,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如何保养奇石。平时,我们去观赏奇石时,见有的人喜欢机油或其它油把奇石涂得光亮,有的则上光打腊,有的上油而不勤擦造成结块等等,使人敬而远之,不愿触摸。我们知道,一块质地,颜色都不错的奇石,如果养护得好其表皮应更亮丽,干净,古朴,有的则玉化程度更高,使人看了赏心悦目,就象小孩的脸蛋,姑娘的皮肤一样,让人有想扶摸爱惜的原望。因此,要想养护好奇石,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奇石的冲洗整理

  奇石是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鬼斧神工才创造出来的,是一种纯天然品,,这是它最重要的特色和属性之一。因此奇石养护整理的重点就是要珍惜保护它的这一特色和属性。当我们拿到奇石后,由于新采的奇石表皮较干,有些纹理和颜色不能更好地表出来。除了一些小石头可长期用水浸泡以外(如雨花石等),大部分奇石则要进行养护处理,否则,就会给人一种枯燥,灰白的感觉。对水冲石的整治:一般只需用清水浸泡几小时或几天,用棕刷或丝瓜筋将其青苔,水垢反复用清水冲刷漂洗,直到满意为止。必要时可加草酸等弱酸除去较硬的污垢及怪味;然后用刷子刷洗,但要注意不可伤害石皮。

  (二).奇石的养护

  对奇石的养护,现在多主要采用凡士林,婴儿油等油脂来保养奇石,使之滋润。这种办法简单易学,而且经济实惠。油养还可以保持石之光泽,避免石肤干燥或风化。但是,不同的石种对油感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石种进行不同的养护。

  1.目前我们对一些水冲石如大化石,三江石,乌江石等石种的养护,具体操作方法是;

  (1).按照上述方法洗刷干净后,吹干或自然干。有时还根拒情况用开水烫洗一下(这样可以洗透奇石,加深其吸油的程度)。

  (2)。涂上较厚的凡士林,用朔料波膜包裹起来保养15-30天。

  (3)。保养够时间后,用干净棉布反复擦净奇石上的凡士林。

  (4)。用婴儿油涂在奇石上,拿棉布再反复擦拭,直到效果满意为止(摩尔石可以不用经过此道工序)。此时的奇石表皮会给人以更加亮丽,玉透的感觉,如放于厅堂再配上射灯,便有瓷器般的效果。

  经过这4道工序完成对水冲石的养护,约保养一段时间(1-2个月)后在重新进行,从而达到系统养护奇石的目的。

  2.对卷纹石的养护,在按上述(一)方法洗干净后,用干棉布涂上凡士林或婴儿油复擦拭奇石.。也可以不用擦油,直接用干棉布擦拭,直到擦出亮光(象包浆)为止。

  3.对有图案的凸纹石(如天峨石等),其养护最好用手涂上少许油轻轻擦拭,不要把油擦进图案里面从而破坏画面。

  4.有些质地坚硬的玛瑙石,戈壁石,由于在地壳运动中不断的撞击演变,加上长年的风吹暴晒,造成斑斑裂痕。如果把这些奇石放进水中这种现象便没有,但出水干后又显现出来。有的石友尝试着用橄榄油浸泡数小时后,用干布将表面擦净,这种效果也能使奇石圆润美观。

  5.对画面石(如草花石,黄河石等)可用清漆养护;在奇石外边涂上一层透明清漆,防止氧化作用并增加其光泽。

  6.用硅油擦石。硅油是无腐蚀的透明液体,用后能较好的反映出奇石的纹理和画质,且不损伤奇石,不易招灰尘,不沾手没有油质感,保持时间长。做法是;在奇石表面涂上油,用棉布反复擦拭即可。用硅油的不足是;涂多少油不易掌握,有些气味,过后容易结块,现在用的人不多。

  7.现在有少数藏石家的养石较为简洁,他们不用任何油,只用干净沙手套或棉布每天反复擦拭,直至擦出类似包奖的亮光,其效果也非常好。但几乎要每天擦,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

  8.手摸保养;既长期以双手抚摸,使手上的油脂涔透入石肌。抚摸奇石(尤其是小品石)的时间越长,色泽愈古朴归真,包浆愈凝重。包浆的形成,最主要原因是人们在赏玩奇石时,用手长期抚摸石头的表面时,人的汗液沉积于奇石的表面而形成的,这种包浆能更好地体现出奇石的画质,纹理及韵味,使奇石有一种庄重古雅之气。

  另外,有些人用护发油,按摸油养石,因其主要成分是植物中提炼出来的纯净无色油料,效果不错;现在仍然有人用菜油,花生油,机油养石,这些油料会使奇石变色变味,招灰尘结痂;还有些人使用油腊,上光腊等保养奇石,也有将石腊化成液体后涂擦奇石的,效果虽然也可以.但作为长期保养的奇石,应该避免上油腊.虽然这类物质在短时期内可以使奇石的质地,色感较好地反映出来,但会堵塞奇石的毛细孔,而且,上油腊后的奇石表面颜色变暗,遮掩了奇石的清新面目.

  赏石用心,养石用手。养护奇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两种方法来养石,但要长期持之以恒,坚持经常动手去抚摸奇石,细心观察奇石,才能真正领悟赏石中的韵味,从中找到乐趣。

  (三、)赏石藏石与奇石养护

  奇石的养护、收藏也须讲究。奇石有的容易尘污、有的容易风化,要注意妥善收藏。有的可在其表面上涂上石蜡,有的人涂以茶油或衣车油,还有的涂以进口汽车用蜡,均用其保护奇石的表面并显其色泽增强其美感。但有的人主张精美的奇石最好不要涂上油蜡之类的东西,那样反而污染了美石,这也有些道理。除油养、蜡养外,有些奇石还可用水养,如雨花石、蛋白石、桃源石和某些钟乳石。奇石的收藏有的还要注意防风化,即不能长期让其雨淋日果,如某些矿物类奇石,化石奇石,曝晒和冒风雨都会出现风化现象,损害其石质和光泽、色彩。有的要放于玻璃罩中或坛罐中,妥加保护,特别是收藏珍贵而容易损害的矿物类石、化石。平时珍藏,赏玩时才取出。一般的奇石可收藏于橱柜或玻璃架上,架有易于即时观赏之便,其茂量也可较多,一般收藏者多这么放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藏石家将日渐增多,将会出现专门为收藏奇石用的橱架。

  (四)、供石的整治与保养

  1.石伤养护

  供石在采集过程中、运输过程中,常会发生不小心碰破损伤石肤石肌的事。如石伤较明显,可先用金刚石进行打磨,修整,再将原石放置于露天石架。石架最好不用钢铁塑料制品,以水泥制品为好。原石在石架上经受日晒雨淋,养护者定时浇水,时间一长,石肤自然风化,自然变色,直到整块供石在质感、色感方面完全调和为止,再迁入室内观赏。

  2.室外养石

  除了有石伤的,其他供石新采集来后也应先在室外供养半年至一年时间,并每日浇水一二次。为了顾及风化度均匀,一个月左右应将供石翻一次面。

  3.室内养石

  适宜于水盘的供石一般可以用水养的方式。一两天浇水一次,使它经常保持温润而有生气。不宜一直喷水的供石也应经常用干布擦拭,使其保持整洁。

  除了水养,有的藏石家喜欢将石油养。他们认为,油养可以保持石之光泽,避免石肤气化、风化。使用的保养油有凡士林、 油腊、上光腊等,用绒布蘸腊、油轻抹轻拭。也有将石腊化成液体后涂刷供石的,效果确也显著。但作为长期保养的供石,其实应该避免上油腊。虽然这类物质在短时期内可以使石之质地、色感更为突出,但也相对阻隔了石头的老化,因为油腊会堵塞石 头的毛细孔,会妨碍石头的呼吸,即妨碍它吸收空气中的养料,使石头久久不能显得老气。而且,上油后的奇石之光泽, 有一种造作感,过重的油腊还会产生反潮现象,致使石之表面变得一片灰白,遮掩了石头的清清面目。总的看来,油养是得不偿失,不值得提倡的。

  以上是现代人的养石技巧,再介绍一则古人养石的技巧。明人所著《志雅堂杂抄》云:“以煮酒脚涂灵璧石,其黑如漆,洗之不脱,极妙。”此法是否灵验,不妨一试。

  供石的价值高低与其出土流传年份极有关系,时间愈久,石头色泽愈古朴归真,石体会发出成熟的幽光,这种难以确切言传的石表形象,行话称作包浆。包浆愈凝重愈好。包浆的形成,最主要原因当然在于长时期的辗转流传,但藏主的关心爱护也很有关系。俗话说:养石即养心。有的藏石家喜欢将质优肤细 形美的供石置于茶桌书案,在喝茶聊天或阅报看电视时以双手抚摩,使手气、手润通过毛细作用渗入石肤、石体,久而久之,包浆渐起,令人愈加宝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