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根底.痴人梦呓
有一笔大账能否这样算?
--写出来,权当是一个不尽成熟的设想
岳宗利
在我的印象中,每个单位都应该有自己的固定资产盘存、流动资金数额、年终收益增减、负债金额等等最为基本的家底账目。
那么,作为一个国家,是否也应该定期来一个这样的盘存?
这就我要说的“有一笔大账能否这样算?”我想给这笔“大账”起个名称叫做“国家统计”或“国家基础统计”。
不是名称过大,是因为责任重大,意义非凡。
人们习惯的管理思维叫做“人、财、物”。小到治家,大到治国,方式方法可以有所不同之处,发展的目标也是不尽相同,但是,追求和实现美好梦想的愿景却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和为之奋斗动力所在。
为什么要讲一句以上道理,是因为“人、财、物”应该就是国家治理与发展的基础之基础。
先说“人”。
随着科技的进步、法律的健全,人口普查能够越来越精细。一人多户口、黑户口,甚至黑孩子等一些违规现象,一旦下定决心普查,就会数据确凿。怎么再去划归行业、怎么界定职业,老中青人口数量等,这是人口统计的第二步。
再说“财”。
因为个人水平有限,我对于“财”的理解,在这篇文字里仅限于国家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它不仅仅是经济的杠杆,更是巩固国家地位的基石。每年国家都有预算,不妨借此机会,来一个大盘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版人民币算起,国家到底印制、发放了多少人民币?它的去向在哪里,它的银行存量是多少,单位存量是多少,还有多少没有流于市面。目前,银行借助科技的力量已经能够开展人民币的编码比对,已有数据一定会马上呈现,余额就是其他问题。具体开支是否合规合理,那是财务管理的第二步。
三说“物”。
说到“物”,就会联想到“地大物博”。“地大”大多少?“物博”储量有多少?分类统计就会十分明晰。
延续话题讲一句“房地产”,只要登记造册,盘点一定清楚。
或者,借改革之雷霆,全盘规划……“一百年不动摇”!继而使之达到: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少有所爱、病有所医、人有所为、物有所值、劳有所得、功有所表、权有所用、度有所恒、法有所依……
这里面,还得有一个必须的前提条件,一定要承认社会各种差异的存在。
真的不知道“有一笔大账能否这样算?”。写出来,权当是一个不尽成熟的设想。
写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