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将能审判政府?
——中国将全面打响司法独立第一枪
在打破事业单位铁饭碗之后,中国改革又传福音,中国司法将迎来彻底性改革。
中新网7月9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9日上午在人民法庭会和全国高院院长座谈会期间召开会议的专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推进改革的有关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贺小荣在发布会上表示,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确保行政案件、跨行政区划的民商事案件和环境保护等案件得到公正审理。
贺小荣介绍称,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新制定的《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就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作出了安排。主要措施包括:
1. 在管辖制度方面,通过提级管辖和指定管辖,确保行政案件、跨行政区划的民商事案件和环境保护案件得到公正审理。
2. 在法院管理方面,巩固铁路运输法院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将林业法院、农垦法院统一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改革部门、企业管理法院的体制。
3. 在机构设置方面,建立上级法院在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较多的地方派出巡回法庭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建设。
4. 在法院设置方面,推动在知识产权案件较集中的地区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此次司法改革,最大亮点是,政府违法也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此前主要靠党政问责。此外,对于跨行政区划——法律界限模糊的民商事案件也予以对症下药,对过去法律规定不明、追究不严的环境保护案件也将落地执行,这届政府对生态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并积极落实到法律执行层面。
为了保证执法机构与人员“打铁还需自身硬”,最高法也将从机构重组、人员优化方面着手。
贺小荣介绍,在完善审判责任制方面,各级法院将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选拔政治素质好、办案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司法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担任主审法官,作为独任法官或合议庭中的审判长。完善合议庭成员在阅卷、庭审、合议等环节中的共同参与和制约监督机制。同时,改革裁判文书签发机制,主审法官独任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不再由院、庭长签发。
此外,我国将建立法官惩戒制度,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既确保法官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时得到应有惩戒,又保障其辩解、举证、申请复议和申诉的权利。
我国将建立法官员额制,对法官在编制限额内实行员额管理,确保法官主要集中在审判一线,高素质人才能够充实到审判一线。同时, 完善法官等级定期晋升机制,确保一线办案法官即使不担任领导职务,也可以正常晋升至较高的法官等级。此外,完善法官选任制度,针对不同层级的法院,设置不同的法官任职条件。初任法官首先到基层人民法院任职,上级法院法官原则上从下一级法院遴选产生。
我国将推动在省一级法院设立法官遴选委员会,从专业角度提出法官人选,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在政治素养、廉洁自律等方面考察把关,人大依照法律程序任免。
同时,我国将推进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将法院人员分为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实行分类管理。与之配套的,则是拓宽审判辅助人员的来源渠道,建立审判辅助人员的正常增补机制,减少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
关于司法改革、建设,中国最高层传来支持与呼应的声音。媒体发布标题为“中共将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文章,称“因进入深水区而难于推进的中国司法改革已被提至改革日程前列”。
今年底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将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是8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开幕会上透露的信息。
在8日的开幕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出席并讲话,要求各级党委政法委要支持人民法庭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落实向基层一线倾斜政策。同时,各级人民法院要坚决查处违法违纪和腐败问题。孟建柱还高度评价了山东法院对薄熙来案的审理。
司法体制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已明确
孟建柱在开幕会上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在今年底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上,中央将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而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此前中央也曾专门研究过依法治国问题,但基本都停留在政治局集体学习层面。在党的全会上专题讨论实属首次。
孟建柱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部署最终要落实到基层。首先在人民法庭探索建立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做到谁审理、谁裁判、谁负责,确保权责统一。要针对人民法庭实际状况,加强和规范对人民法庭审判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止产生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确保司法权依法规范公正运行。要立足人民法庭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多、审理的案件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大力推进庭审公开、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扩大信息技术在司法公开中的应用,提升司法公信力。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主持会议并表示,中央已经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各级人民法院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扎实有序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审判权独立行使
孟建柱还要求,各级党委政法委要支持人民法庭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落实向基层一线倾斜政策。各级人民法院要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坚决查处违法违纪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损害司法形象的不正之风。
孟建柱还说,要在人民法庭首先探索实行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加强审判活动监督管理,深化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司法为民的有效形式,巡回审理、就地办案,方便当事人诉讼,让人民群众打明白、方便、有尊严的官司。
周强称将重点围绕解决“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问题,深入推进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
毋庸置疑,在行政体制改革已经轰轰烈烈进行、几个领域和部门已经定章立制之际,中国司法将拉开建国后最大改革序幕,这场改革的最终指向是司法独立、并严格、公正执法,中国将逐步并彻底步入法制社会。
司法改革是中国改革最为关键也最为基本的方面之一,其与立法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三驾马车。深望即将打响的司法改革第一枪能打出声威,并坚决推进,廓清司法阴霾,给改革的中国一朗朗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