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经济学或经济相对论是一门相对高深的经济学门类,其特点简单地说就是如何才能做到放弃一个“小我”而又如何才能做到得到一个“大我”。诚然,这是不容易判别、做到的一件事情,因为它要求企业家、管理者有忍痛割爱的能力——正所谓能够做到“壮士断臂”者也。于是,有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作为一个企业家、管理者的我们,又怎么能分辨出哪些是“好的”哪些又是“坏的”呢?
诚然,判定一个经济体经营管理的好坏须有一个参照物,而它不是别的,正是是否符合经济原理。于是,一门全新意义上的经济学、管理学款式又产生了出来,它的名字就叫做“原理经济学”——以某一经济事物、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状态是否符合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为前提而构建起来的经济学、管理学门类。诚然,它是一门相对高深的经济学、管理学,因为要想创立这样的一款经济学、管理学,须事先能认识到确实有某种经济原理存在。
上述讲到,无论关停并转“五小企业”还是战争对于一个国家、区域的经济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似乎看不出谁好与谁坏,原因是对于某一个经济体的“坏东西”而对于另一个经济体来说或许又成为“好东西”了;上述讲到,评价一种经济现象的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能否使经济社会得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而现在的问题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对企业未必有利,对企业有利的事情对该企业的职工未必有利,对企业职工有利的事情对这个国家、区域的经济发展未必有利,而对于某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的事情,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亦未必有利。比如,发动局部战争、让世界或世界局部地区始终处于战争状态对于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或许是有利的,因为战争能够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的军火商的出口创造条件,而对于非洲、中东、亚洲国家和遭受战争破坏的人民来说就可定时没利了。
再比如,因经济缺陷而造成的金融危机对于像索罗斯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来说是有利的,而对于遭受金融危机伤害的国家、世界经济来说那就肯定是没有利了。大家知道,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此后的能源危机、次债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让索罗斯的机构投资者挣了不少的钱,但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来说那就肯定没有的好处了。如此,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评价某一种经济现象的产生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还是没有利的?诚然,这需要引入一款全新意义上的经济学、管理学,而这个经济学、管理学范畴就是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
什么叫原理经济学、管理学?诚然,它是在“结构经济”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这是因为,包括经济结构在内的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结构均是在表达原理。比如,我们就能从地月、地日的结构中得到天体的运动规律、运动机制、运动原理。或许有人会说,即使“一切结构均表达原理”就是一个事实,那它与“经济相对论”或“相对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当然有联系了,而这中联系不是别的,正是凡是符合规律、原理的均能够可持续存在!
上述讲到,一个经济体的结构如果存在着缺陷其势必会被一些人所觊觎,其经济有被其裂变的危险。这是因为,世界各地存在着许多像索罗斯一样的金融大鳄。可以肯定,他们不仅有雄厚的资金,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反经济学理论、反经济学原理),而他们的理论就是如何能通过非商品生产的方式攫取有问题的、有资源化倾向的资金,而对于他们来说,才不管你的钱是谁的或是谁的资本呢!
上述讲到,当一个经济结构没有缺陷或缺陷不怎么大的时候其难以被像索罗斯等机构投资者所利用,反之即便是有人想利用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搞不好他们还有“栽”的可能。于是,又有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算“好”而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算“坏”?诚然,需要有一个认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不是别的,正是其“是否符合原理”。也就是说,凡是符合原理的结构可认定为“好”,反之则可以认定为“坏”。
这样,关于什么是“原理”的问题便自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那么,什么是原理?
首先笔者要说,原理不是物质而是“非物质”——是“客观存在”但又是“非客观实在”的东西;其次笔者要说,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物质的存在与运动,发展与转化均在表达原理,世界上、宇宙中没有一种不表达原理的物质运动。再次我要说,事物、物质表达原理需要通过物质的运动规律、运动机制,也就是说离开了其运动规律、机制表达均难以表达出其原理。
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发现不了事物、物质的运动规律、机制,也就等于是揭示不出其原理。这样,揭示事物、物质的运动规律、运动机制也就成为能够把原理经济学创立起来的一个充分而必要的前提。大家知道,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经济规律、机制,原理,请问,原理经济学又是根据哪种经济规律、机制、原理创立起来的呢?难道,如果有一百种经济规律、机制、原理就有一百种经济学、管理学吗?——这些将在下述予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