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逆变经济学到经济相对论(13)


 

谈到逆变经济学就不能不谈“反传统经济学”。记得,在林毅夫先生的一篇文章中,曾谈到中国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是相反的——反传统经济学由此而得来。我已记不得那篇文章的标题了,但其讲的意思我记得就是中国经济学具有“反传统经济学”的性质。其意思是说,中国经济之所以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经济业绩,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不按欧美经济学逻辑或不按传统经济学原理办事,是一种反向的经济模式。其实,他所讲、指的正是我的“逆变经济学”所描述的过程,只是他没有使用“逆变经济学”这个范畴而已。

笔者以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35年的高速增长,就是由于执行了或走了一条“逆变经济学”的路子。

于是,有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按逆变经济学原理办事为什么就能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5年,而且至今仍在现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我的回答是,是因为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逆变经济学理理论本来就是一种能够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或者说它就是为了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而生的。诚然,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首先了解逆变经济,因为只有了解了什么是“逆变经济”的时候,才能把“逆变经济学”和“逆变经济学原理”描述清楚。

什么是逆变经济?简单地说就是与传统经济过程相反的或者说就是与传统经济过程相反的过程。

与经济过程相反的经济过程还能称之为“经济过程”?是的,比如关停并转“五小企业”的行为就是与传统经济过程基本相反的过程,但人们却不能说它不属于经济过程。笔者当然知道上述企业一旦被关停并转就再也不能从事商品生产了,就再也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经济效益了,而且还可以肯定,被关停并转的“五小企业”从此会走向亏损,甚至导致其倒闭。这样,一种令企业亏损、破产的行为自然是不能被称为“经济行为”的。既然如此,笔者为何还要把它称为“经济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

大家知道,在当今之世界上,一共有两股力量,一股是以中国为首的祈求和平,努力实现其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力量”,另一种是由美国为首的天天都在世界各地制造经济社会动乱的,即唯恐天下不乱的“政治军事力量”。其实,只要人们细心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后一种力量其实也是一种与传统经济过程、经济原理格格不入的“反经济过程”。可是,它对于美国这个国家来说,其就未必是“反经济过程”了。

以上事实说明,所谓的“经济过程”与“反经济过程”其实是一个经济事物的两个方面,仅仅是由于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才使他们有了“经济过程”与“反经济过程”的区别于联系。但是,我们却不能说上述两种做法或两个过程没有经济意义或不符合经济学原理。至少大家应该承认,上述两种做法有或两个过程具有经济学与反经济学的双重意义。这是因为,只有我们将“五小企业”推倒之后,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环保的企业才能够产生,而战争后,又常常会给世界带来较长时间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诚然,笔者并不是在赞美战争,更不是说战争是一种好东西,而是说人们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否定战争行为,因为战争过后百废待兴,能创造极大的社会需求。

如此笔者想说明什么问题?笔者想说的是,经济过程或“经济状态”与反经济过程或“反经济状态”原本是一个经济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状态”与“反经济状态”互为“逆变状态”。有时,我们确实很难说清楚“谁是好的”或者说“谁是坏的”,因为不同的政治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价值观。谁能告诉我:物质与反物质哪个是“好的”而哪个又是“坏的”?

如此,我们是否就绝对区分不出好坏了呢?

笔者以为,我们要想对一种经济过剩或经济现象的好坏做出判断需要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不是别的,正是看它的产生、存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有利的可以认定为是“好的”,而不利的自然就属于“坏的”了。比如,关停并转“五小企业”,其就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而它就是“好的”或其属于“经济过程”,而由于发动侵略战胜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自然也就属于“坏的”了;但是,在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一下,那就是,“反侵略战争”虽然属于“好的”,但因为它仍然会毁掉许多好的东西,因此也不能得出“绝对好”的结论。毋庸置疑,即便是反侵略战争、正义的战争也会给经济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社会损失。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又该如何给上述之战争行为定义。上述讲到,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属于“好的”,反之则属于“坏的”。如果在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会给经济社会造成一定的破坏那又该怎么认定?这样,笔者就有导入“经济相对论”的必须。

 

什么是“经济相对论”?诚然,这是一个更为深刻的一个经济学范畴,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对剩余价值”有一定的关联。什么是经济相对论或什么是相对论经济学?考虑到将在下述阐述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