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道梁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九道梁山在林深,淳朴自然,素常都在那云里雾里,犹如躲藏在深山里的美丽村姑,很不容易看到,然而偶然邂逅,就会让人们的眼睛猛地一亮。
九道梁不仅山美水美人美,而且歌美,堪称“山歌之乡”。房县是鄂西北偏远的山区县,竟有14首民歌入选《中国民歌集成》这一中华大典中,其中竟有12首出自九道梁。这些民歌都是由专家和民歌工作者长期深入一线采集,经过科学认定,严格筛选出来的,每一首民歌的入选都是非常严格的,必须有很强的民歌个性和区域的代表性。九道梁民歌有这么多被选入,没有“山歌之乡”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根本不可能的。
“山歌之乡”现在成了一块广告招牌,好象随便哪里都能挂一块似的。然而你只有到了九道梁,才能真正体味到山歌之乡的那种神韵。歌师傅、山歌手能唱,这不稀奇。歌师傅、山歌手遍地都是,这也不稀奇。呀呀学语的孩童和牙不关风的老人都能唱,而且是自发地唱,天性使然地唱,就很罕见了。我们到九道梁响应村搞民间故事的采风时,就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山歌之乡所给你的那种美感和火热的情感。
我们到的当天,就引起了歌手们注意。他们倒不管你们是搜集民歌的还是民间故事的,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只知道你们是城里来的就够了。因为来九道梁搜集这些玩艺儿的又不是第一拨了。到了半夜时,也用不着谁请,围了一大屋子人,真正成了一埸“山歌演唱会。”没有人忸怩作态,人人争先恐后,个个大展歌喉。我们知道这些东西很珍贵,但又都不会记谱。慌乱之中,只好打开随身携带的录音机。却不料人是越来越多,歌是越唱越畅,再多的磁带也不够用啊!就这样,他们一直唱到鸡叫头遍。
第二天拂晓,我们还在酣睡之中,突然被“咚咚”的敲门声惊醒。这是谁?谁有啥急事,这么早?门开处,是一个穿蓝布大襟系小围裙的大婶子。问她有啥事?她说我还没唱《十二月看娘》,昨晚这觉咋睡也没睡好啊。我要是不唱,今儿一天都会不好受的,天一亮我就赶来了。真搞不清唱歌和心情有多大关系?无奈,还是让她唱吧!
“正月里来好看娘,婆婆说是来客忙,滴滴眼泪落在锅沿上;二月里来好看娘,婆婆说是春播忙,眼泪汪汪滴在锄把上……”这是一首很长的叙事山歌。一年十二月,儿媳要求回去看娘,都被婆婆用各种理由拒绝。到冬月回去时,儿媳只见到娘的坟堆。歌词虽然变化不大,但旋律凄婉悲楚,听歌的人心头酸溜溜的,终于明白大婶子不唱这首歌会一天不好受的原因——山里人唱歌,其实就是一次情感宣泄。
“薅草锣鼓”在十堰各县市都有,但叫法不同。九道梁称“山锣鼓”,还被湖北省民俗专家认定是山锣鼓之本源,也是惟一得到专家认可的。就是说,全国这么多的山锣鼓,可它的老家在哪儿?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在我们九道梁。九道梁山大人稀,居住分散。一到农忙,换工互助,请人打山锣鼓助兴。上坡薅草时唱扬歌:“早晨来时雾沉沉,只听锣鼓不见人。双手拨开云和雾,一阵锣鼓一层人。”中途休息时,歌师傅又唱:“吃罢烟来站起身,莫把黄土当板凳。如今不是闲时候,倒插杨柳也生根。”
看到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听到穿蓝布大襟系小围裙的大婶子这样的劳动人民激越奔放的山歌,你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山歌之乡。才会明白九道梁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的全部内涵。
(潘世东转载于房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