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汉江福襄古城(转)
杨绪春
你,美丽的汉江,是大自然的天赐,哺育着华夏,你是历史的写真,浩浩荡荡,流入长江,汇入大海,多少历史风云人物对河长啸,多少庶民百姓靠你养家糊口。
你是文化的水上丝路,源远流长,你记录着中华文化,你是汉文化的源动地、涌动地,是汉民族朝圣地,汉文化、汉语、汉族、汉子都与你有割舍不断的情结。李白高唱“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王维盛赞“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岑参感叹“不厌楚山路,只怜襄水清。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杜审言赞“楚山横地处,汉水接天回”;更有杜甫在汉江边叹吟,“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你是与人最亲和温柔的河流,全然没有那般汹涌,与人是那样的和谐相处、肌肤相亲;你所流经的地方,人类生生不息;你所浇灌的沃土,盎然生机。
在你流经的土地中,孕育了一座最具魅力的城市——襄阳城。他是你杰出的造化,是水的精灵,有山的阳刚,水的体贴,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是一座传奇的城市,自古南船北马,“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
他是你流淌的结晶。近三千年建城以来,巍巍城垣,是你忠实的捍卫者,是你劳动的伙伴,是你闲暇伴侣,是你欢笑洒泪的地方,是你寂寞的倾听者,坚硬的城墙、温柔的河流演绎千古绝唱。
在那城、在那河相伴的地方,有逶迤绵延的岘山。山不高而秀雅,西隐卧龙,东伏凤雏,更有“谷口一径入,苍山四面开”、“飞鸟镜中度,行云天外来”的习家池。习郁与刘秀大梦共现鹿门寺,“西来汉水侵山根,舟人云此是鹿门”。岘山见证了古人,镌刻着故人,今人仍络绎登岘山,绿道拾穗岘山却不见故人,后人游似前人游,古人忆是今人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浩然绝句锤炼千年,语淡味不薄,每读让人心驰心润,更为吾等凡世浮躁而汗颜,为没有思想的信息泛滥而叹悲。
最不忘的先贤当属诸葛孔明。夏商周后“三代下一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无不令人高山仰止,诸葛亮年轻的时光在古隆中隐居,广交才俊,当时的襄阳乃思想激扬地、人才会集地,也是诸葛亮才学积累地。吾常驻足隆中反思,诸葛亮、米芾千里迢迢,投奔襄阳而来,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等堪称顶级文人常徜徉襄阳,足见襄阳历史之荣耀。蒋介石1932年在战乱时还能拨出五千大洋修缮隆中,足见诸葛亮对于不同政门人之认可。重读《隆中对》,“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思今之中国、今之太平洋、今之中国梦,近二千年前的智神似已给出启示,今天何不在此针对世局把问新的隆中对?
汉水在此玉带婀娜,江河交汇,形成美玉如画的鱼梁洲,“汉之广兮中有洲,洲如月兮水环流”,四洲环绕,漫步平坦的沙洲,畅然想起刘表的“呼鹰台”,更憧憬孟襄阳驾舟归鹿门山时飘逸而出的“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登岘山时放眼相望,“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人与大自然是何等的亲和。遥想当年忽必烈派兵攻打铁打的襄阳城,久围而不攻,控制水陆交通,断粮草,阻援兵,鱼梁洲上筑实心台、训水军、造战船,鏖战争雄六载。今天,这块江心绿洲注定会成为一个静美的生态绿洲、休闲之洲、浪漫之洲。
最心动的,最难忘的,是那清澈的汉江,晶莹剔透,生态见水草,惹人醉人的汉江,让我春夏秋冬畅游六载,“跋涉非吾愿,虚怀浩已盈”。最爱的是那冬泳,雪花纷飞,冰冷点燃激情,心智铸就意志,冷热增强免疫,每晨勇士队员们一边唱着冬泳进行曲,一边奋力向航标划呀划,上岸后再沿着古城小跑一段,心旷神怡。其实,冬泳何止是游泳,季节变幻,心中装满着温暖,心中装满激情,满世界对你来说全是温暖,冷暖全是你今生宝贵的体验。多少次,多少客人,多少朋友,海内海外,来到此城,我无以奉送,唯以一江清水,畅游后客人无不铭心舒心。法国前驻汉总领事费勇游后,称赞“这是在中国最快乐的一天!”几名日本客商冬泳几年后,当我到东京、到北海道,他们居然手机里都保留着几年前汉江冬泳的照片,会谈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德国农机制造GLASS公司几位德国人畅游汉江后,在我市访问团到达德国之际给予特别的礼遇。央视编导夏骏在执导《汉水》时,被我劝服下水,上岸后,面对这种简单的我等日常生活,称“这简直是六星级的享受”,还有张健、鱼王等无不对汉江畅泳心驰神往。
先贤照耀,今人并没有坐躺梦游,古城正在致力现代制造业,大打文化牌,构筑现代城、生态城,传奇之城在书写新的传奇。有幸融入此城六载,虽才疏学浅,心余力薄,然有幸与那汉水相亲六个春秋,有幸与那山相拥,有幸与那纯朴友善豪气的人们携手并肩战斗,有幸躬身将壮年才智、身心真情奉献,见证了此城更雄伟,市民更豪气,我身畅然,我心充实,我心光明,我心无悔,此生之福,照我前行,“更问襄阳千古事,岘山依旧汉江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轻轻地,挥挥手,好想再吻那江清水,再抚摸那斑驳城墙,再拥抱那巍巍山峦,再捧那洲上细沙,再捡起门前花开花落的樱花秋叶,好想再听一首《襄阳印象》,好想穿越与李白酒酣生死同唱《襄阳歌》,此生注定心里永系那江清水,梦里会时常萦绕对你的牵挂,枕边会常吟唱那首《汉水谣》,“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感天赐汉江,愿福襄古城。
2013年11月8日
(编者注:此文为原襄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绪春同志,于2013年11月8日离别其履职6年的襄阳时所作,潘世东转载于襄阳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