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产品质量却是参差不齐、真假难辨


羊绒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由于产量稀少(仅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的0.2%),更重要的是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交易中以克论价,所以也被称之为“软黄金”。

据一组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约有70%的羊绒是由中国出产,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产量占国内羊绒产量的约50%,鄂尔多斯、包头等地则是自治区的首要产出大市,所以上述地区不少当地百姓都依靠羊绒产业获取利益或是养家糊口。

鄂尔多斯控股集团以西的一条不长的街道是鄂尔多斯人都非常熟悉的羊绒一条街。除了来鄂尔多斯的外地人以外,大部分鄂尔多斯本地人都会在羊绒一条街选购羊绒制品,首要原因就是价格便宜。

驱车前往羊绒一条街,抬眼所见大多数店铺所起的名字都和羊绒包括鄂尔多斯沾边,而店铺内的商品陈设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记者在考察了多家店面之后,发现在羊绒一条街的店面里的羊绒衫按照款式和薄厚,其标价也从200元至600元不等。

“这几年羊绒衫不好卖了,要是放在几年前我根本不会讨价还价,如果你价格觉得不合适会有觉得合适的人来买。”当记者表示出希望大量批发时,一位店主回忆道,最终该店主表示标价380元一件的羊绒衫可以给出180元的批发价格,如果量大价格还能从优。

当记者询问相关羊绒衫的含量时,上述店主毫不避讳地告知这些便宜的羊绒衫中羊绒的含量仅仅在20%—30%之间,但记者发现它们的标识上大部分却印着“100%纯羊绒”的字样。

和这条街道上大多数商贩一样,这条街西侧的华容商厦汇集了更多羊绒衫小商户,其商品的价位相比沿街商铺还要低上一些,且基本都兼营着批发的业务。

记者以批发羊绒衫为由在华容商厦内进行走访,大多数的店铺和摊位的老板都表示,自己只批发“白皮”(注:指没有任何标示的羊绒衫)。

“我们一般不会提供给你什么商标或是标识,都是‘白皮’拿给你,其他都是你自己操作。”一位店家向记者这样表示,而对于其所批发的羊绒衫的含量,该位店主表示自己的产品充其量含绒量能达到20%左右,至于“白皮”批发出去之后再挂上什么标识则是卖家自己的意愿。“你如果放在网上卖的话,挂100%纯羊绒的也可以,只要你卖得出去并且不被查到那就没有问题。”

据多位店主透露,目前“白皮”的销售渠道主要就是互联网,除了店主自己在淘宝上开店销售羊绒衫之外,不少当地年轻人也都从这些店铺或是摊位上批发大量的羊绒衫在淘宝等平台上进行销售。

一件真正的100%纯羊绒衫的成本又是多少?

鹿王集团总经理吴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国际市场上羊绒原料的价格在高位徘徊,一吨羊绒原料的均价在85万人民币左右,一件普通纯色的女式羊绒衫基本上在250克左右,加上加工费、生产过程中的损耗费等等,仅仅从流水线上出来的价格大约在300元左右。

在进入流通渠道之前还要花费运输、渠道推广等各项费用,所以市面上100多块钱的羊绒衫和纯羊绒完全搭不上边。

虚假标识流水线

冬天的鄂尔多斯华容商厦门口装起了厚厚的门帘用以抵御外界低达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掀开门帘商厦内紧凑地排列着品种大同小异的羊绒衫的摊位。

但是最显眼的却是在门帘和门口摊位间所隔出的一个单间。一位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小伙子正娴熟地操控着电脑,帮一家本地羊绒企业老板赶制羊绒衫的标识。

“含绒量?”小伙子头也不抬继续问道。

“就打100%纯羊绒。”这位老板脱口而出。

也就是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在模板上改动了几组数据之后,几百张标注为“含绒量100%”的羊绒衫标牌就飘着墨香跳出打印机,整个过程小伙子没有向老板索要相关羊绒产品的含绒量或是质量证明,而前来打印标牌的老板显然也没有出示相关认证或是证书的行为。

事实上,记者此前走访的华容商厦中一些小羊绒衫摊主所销售商品的标牌都是在这位小伙子的手中完成的,而其中大多数标牌上都醒目地写着“含绒量100%”。

小伙子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只管听从客户的要求打印,但是仅仅限于标识并不会仿造鄂尔多斯等品牌,至于标识上标注的“100%纯羊绒”是否符合该企业的产品已经不是自己所能负责的。

由此,一个个“100%纯羊绒衫”的标签沦落为小羊绒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一个数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