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上证指数出现大幅拉升,大盘一分钟内涨幅超过5%。指数最高报2198.85点,盘中逼近2200点。当天下午2点,光大证券公告称,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8月18日,证监会通报光大证券交易异常的应急处置和初步核查情况,并立案调查。8月18日下午,光大证券公布自查报告。
所谓的金融乱象,折射出的深层问题是,我们的老百姓缺乏投资渠道。试想一下,如果你不买房的话,你的所有钱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那就是金融市场——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
在中国,90%的家庭会选择把钱存到银行里,也就是说储蓄是老百姓主要的理财手段。如果从金额的角度来看,家庭资产中大约有76%用于储蓄;20%左右用于投资股票、基金;4%左右用于保险等其他投资。
我们现在的家庭投资结构,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各位,是非常落后的理财比例。在美国,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渠道是股票市场,大约占到投资资金的65%;保险次之;银行储蓄反而是最不常见的理财手段。我再告诉各位,造成中国现在这种不合常理的居民理财格局的,是我们的金融乱象。
先说我们的股市。目前,我们的上证股指一直徘徊在2100点的位置,告诉各位,这是我们13年前的水平。而且我们的股市还不是一直波澜不惊地定位在2100点,我们曾经在2007年创下6124点的历史高位,在2012年年末的“跌跌不休”中,还进入过“1”时代,现在是在2100点上下震荡。
有朋友说,我们这是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那我就再给各位讲一讲,本轮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它的股市波动情况。美国的主要股指道琼斯指数也是在2007年达到了这之前的历史最高值——14198.10点,然后在本轮经济危机爆发后一路下跌,在2009年3月破7000点大关。但是在这之后,受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美国股市也开始复苏。到2013年12月的时候,道琼斯指数甚至维持在16000点上下,可以说“一不留神”就能创造一个历史最高点。这么看来,美国股市是具备“起死回生”的可能性的。我再给各位提供一个数据来佐证我的判断,纵观过去27年的美股,它的平均回报率是12.1%。
进入2014年,本轮经济危机的余波也渐渐在消散。打掉上一个全球经济增长期产生的虚假的繁荣泡沫,我们现在看到的各国股市情况才是一国经济最真实的写照。什么意思?美国股市之所以能重回高位,有两点原因。第一,美国的制造业正在实现重新回归,实体经济的好转带动经济整体复苏;第二,美国股市的运营机制非常健全,能保证上市公司和股民收获双赢。有这个底气,美国总统奥巴马才敢在2009年3月,美股跌到谷底的时候呼吁美国老百姓去买股票、抄底。
请问我们的政府有这种底气吗?我看没有,因为我们的经济支柱——制造业出了大问题,而且股市设立机制本身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它没法承担起让老百姓财产增值的先天属性。关于中国股市的种种弊端,我在《郎咸平说:让人头疼的热点》里有专门阐述,在这里我就以其中一个弊端,给各位分析一下。
我们股市里的烂公司太多了,直接导致可选择的投资股票稀少。有人会问,美国股市里也有烂股票,为什么它就没事呢?因为它有完善的退市机制。以美国纳斯达克为例,它规定当一只股票出现最低报买价连续低于30天1美元、有形净资产低于200万美元、市值低于3500万美元等八种情况后,就会收到首次退市通知。收到警告90天内,你还没有办法让股票“起死回生”,就会被强行退市。在过去十年里,美国一共有2050家公司上市,各位晓得遭到退市的有多少家吗?2715家。这表示美国的监管机构非常注意投资人的利益,丧失投资回报能力的股票,就无情地把它退掉。
反观我们的股市,过去十年间,A股一共有1188家企业上市,但只有50家遭到退市。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股市建立初衷是为了给国企圈钱用的,上市名额都被国企垄断了。你如果强行让它退市,它到哪里去圈钱呢?
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国有企业连年亏损、资金链断裂,政府瞄准刚刚起步的中国股市,期望通过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来为国企改革解决资金问题。此后,我国实行了扶持国有企业的上市“指标配额制”,将股票发行的权限从沪深两市收回到中央,中央按系统分配给各部委若干上市指标,然后再下分给各地的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扎堆上市的过程中,银行和财政原本给予的贷款和拨款,先变成债权,而后变成股权,再在股票市场上抛售给股民,即用老百姓的钱补上了国有企业的资金窟窿。
更多内容尽在《“新政”能否改变中国》(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打碎石头过河”,改革步入深水区。从“乱局”到“变局”,中国进入关键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