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大单是怎样炼成的?


一起来发现中国能源市场变革吧!关注“中国能源观察”。

 

两个超级大国,两个不同风格的硬汉首脑,当其目光的焦点和优先级都投射在这张天然气契约之上,当一方面临制裁压力,一方面对经济复兴,两个远东的大买家与大卖家最终踏出了果断的一步。

 

尽管随后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会见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时,仍心有未甘地说:“they drank quite a bit of our blood during the negotiations”,暗含中国人占到便宜的意味。

 

且不论这是心理战术还是政治策略,至少普京承认:“中国人是非常厉害的谈判角色,同时也是可靠的求同存异的合作伙伴,倾听他们的对手,倾听他们的朋友,并寻求折衷。”

 

普京同时也强调:“当然我要特别感谢中国领导人、我的朋友习近平先生。他本人亲自过问谈判进程中的所有关键问题。我认为,如果没有他对几个关键性问题的参与,我们未必能作出最终决定。”

 

 

退一步海阔天空,中俄开始愉快地进入东方季。30年太漫长,存在太多未知,也太难想象,不如一切只从脚下开始。

 

目前外界能获知的消息仍仅是“气价公式与一揽子石油价格相挂钩,支付方式为照付不议”,大家纠结于350美元,作为判断胜负的分歧。

 

但价格公式主要是理论和技术问题,互相谅解双方眼前的诉求可能才是当务之急。

 

这张30年的契约的后续发展也许还将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故事,而现在争论其是不是政治大于经济,形式大于内容,或谁得了便宜谁吃了亏,或许已是浮云。

 

有趣的是,俄气对外界的说法始终咬死不变。副董事长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非正式会晤期间向记者证实,俄气公司将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价格高于每千立方米350美元。

 

同时,市场关注的重点,已转向俄气公司已与中方初步商定了250亿美元的天然气预付款。

 

Gazprom正表现积极的落地态度,获得250亿美元预付款后,未来很快将迎接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热潮,预计约11700专家参与一期“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建设,未来3000员工参与管道运营,并全部用俄罗斯国产管道建设。

 

对俄罗斯而言,打通远东的天然气生命线将有望大举拉动沿途经济和制造业,从全球天然气战略上也获得有力的筹码。

 

正如俄气总裁米勒在其官方网站上意气风发地表示:“今天,俄气的所有潜力集结。目标——东方,目标——中国。”“我们为俄罗斯天然气打开了一个潜藏巨大潜力的新市场……今天,我们打开了中俄天然气合作这本巨著的第一页。在这个长篇巨著中,我们将写下无数重要章节。”

 

 

米勒5月23日正式签署命令,要求俄气下属开采、管道、地面设施建设等所有相关企业立即启动对华供气项目的落实工作。

 

中国也将迎来天然气管道的又一轮投资顶峰,且寄望未来使用更丰沛、更划算的天然气,甚至在2030年天然气在国内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超过石油。

 

此外,大宗的天然气和石油通道背后,还可能隐含着中俄在经济上的更多图谋。如俄媒体报道,两方探讨在能源交易中引入人民币或卢布结算的可能性。

 

俄气网站上的话掷地有声:The journey of a thousand Li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巨头的天然气合作将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目前,俄气进行的筹备阶段工作包括计划2015年开始建设亚库特的恰扬达气田基础设施、“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第一条支线以及阿穆尔州天然气加工与氦气生产综合体。作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主要气源的恰扬金斯基气田计划于2018年年底开始产气,在此之前将铺设好相关管道设施,以确保于2019年正式直接向中方输气。

 

恰扬金斯基一个气田蕴藏的C1和C2级别天然气总储量达1.45万亿立方米,此外还有9300万吨凝析气。如果开发进展顺利,那么这个气田的饱和产量为每年25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150万吨石油。此外,俄气在亚库特地区还有多个气田的开采允许证。

普京曾在5月24日同全球商业领袖会晤时表示,俄两大凝析气田——恰扬达气田和科维克塔气田的储量评估过低,两处总量超过3万亿立方米。普京透露,这两个气田应是对华天然气供应的资源基地。他强调,对华供气合同签署的期限为30年,但这两个气田能够确保50年的天然气供应。

如果喜欢我们原创的事件和政策解读文章,欢迎在微信平台查找并添加“中国能源观察”或“ICIS_China_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