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完本期特别策划之后,或许会开怀大笑,或许会节操尽碎,但是,我们相信更多的人会有一种清新的感受,如同酷暑中猛吸一口雨后空气,沁人心脾,提神醒脑。当我们打开每一件约稿,各种小清新、成熟范儿、女汉子、小怪咖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猝不及防,最终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标题《奔跑吧,少年!》。
不经意间,“90后”这个曾经被当作孩子看待的群体已然成年。当我们还在孜孜以求谁是第一个进入文广的90后少年,他们却如春笋般萌芽而出,在各个岗位上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一个伴随着ipod、互联网、海贼王成长起来的小时代正在逐渐融入大时代的洪流。
他们特立独行又才华横溢。
面对90后,所有预设的框架几乎都形同虚设。大部分女生都认为(或者希望)自己是外表恬静、内心强大的女汉子,一半以上的小伙伴在自我介绍中隐去了毕业院校和成长经历,有的甚至在照片中P掉了庐山真面目,这些看似荒诞的表达,使他们每一个人都个性独特,与众不同。
越来越多的90后少年在文广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杭歌,杨浩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并参与《茶与咖啡》全国巡回演出,杭话的吴骏杰已经参与过《京城四少》、《钟馗传说》、《一克拉梦想》等多部影视剧的拍摄,而少儿频道的朱运则在CBA转播享受篮球的乐趣与激情,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充满喜爱,充满正能量。
他们活在当下却不乏对未来的憧憬。
在文广,很多的“第一次”让90后们终生难忘。综合频道的杨文馨对第一次“暗访”时两腿发抖记忆犹新,杭杂的周娟忘不了第一次参加摩纳哥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时的紧张与激动,红星公司的刘峰超始终无法忘怀求助者无助的眼神。更多的人在文广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暖,对前辈的尊崇,对餐厅的褒贬,他们的种种碎碎念,纯真而细腻。
当面对“给你三天时间掌管文广”的发问,他们给出的答案妙趣横生。网络广播电视黄燕“预言”交互式新闻、自定义新闻、大数据新闻将是大势所趋,楼视传媒的许诺期待有一种“自己会剪片的机器”,而在交通91.8王吟雪的心里“有事做,有人爱,有期待,我们就是幸福的”。这些小愿望小想法,或许异想天开,或许普通简单,然而,谁又可以否认这不会是我们创新的始点?
毋庸置疑,90后们正在挑战我们的思维方式,但也正是这些新鲜的力量给文广的未来创造了无限想象,为我们明天的收获播下种子和希望。从今天起,或许我们不再会轻率的用“非主流”来标签这个年轻的族群,毕竟5年、10年后,他们将是这个社会的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