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可以分两类,利他和利己。前者有敬业、诚信、友善、尊重、平等、责任等,后者如事业心、成功、财富、名誉、地位、权力、影响力等。个人有追求未可厚非,但是不能缺少社会责任和道德一面。个人价值观如果没有道德相伴,如果不和造福他人结合起来,最好的结局不过是个人的成功,没有多大意义。利他或利己的价值观,以及它们在价值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我们的高尚或猥琐。
人类处于经济大发展的历史阶段,精神、道德、个人修养、从容自然的生活方式受到物质追求和贪欲的冲击。一夜暴富、短时间内成就亿万富翁的奇迹故事不绝于耳。即便如此,对于成功的企业家,人们只是羡慕和感叹。对于不劳而获、以继承方式过上奢华生活的富二代,人们投以鄙夷的目光。真正感动中国的人物是雷锋、焦裕禄、郭明义。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尊为楷模的,是圣雄甘地和特蕾莎修女。甘地过了一辈子苦行僧生活,为弱势群体争取平等权利,为被奴役民族争取独立地位,为宗教和解、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特蕾莎修女,做了一辈子慈善,帮助了数以几十万计的麻风患者、穷人、病人、孤儿、流浪孩童等,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奖。甘地和特蕾莎修女似乎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他们之所以高尚,是因为他们的价值体系中没有自私。
我调研的一千多职场人士中,把诚信、诚实、信用、真理放在核心地位的,即第一序列的,不足5%,放在第二序列前5位的,也不过半。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充斥着欺骗、误导、忽悠、假冒伪劣,以及公然为诈骗分子提供技术、软件、隐私信息、假证件、假发票那样明目张胆的丑恶,却得不到抑制的原因。
审视我们的价值体系,一方面要看利他的价值观是否处于核心地位,另一方面要看我们的价值体系有无缺失。许多人的价值体系里同时有财富和道德,但是在体系中的排序不同,于是他们的行为大相径庭。商人为赚钱不辞劳苦,有时不择手段,对他们来说,财富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君子的爱财,和商人不一样,强调取之有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对君子来说,道德是第一位的,财富是第二位的。强盗和小偷的价值体系中完全没有道德,甚至没有法律和规则,所以他们可能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去攫取财富。
某些特定的价值,需要和其它价值搭配,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例如任劳和任怨,只有两者并存,方臻于完美。只任劳不能任怨,不能当政府官员,因为政府做得对是应该的,不尽责理应批评。民众对政府永远挑剔,看到的永远是不足,公务员要能承受委屈。再比如,对女孩子来说,美丽和健康不能偏废。不能只顾形象,忽视健康。有的模特儿为了保持线条,节食到厌食,最后健康毁了,美也没了。类似的搭配还有自由和责任、友谊和原则、财富和勤劳、知识和能力、事业和家庭等,如果只取其一,我们将受到这个缺陷体系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