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听起来陌生,似乎是当局的宣传运动,与我们无关。此言大谬!价值观是个无处不在、极其平常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日常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价值观支配,只是我们不意识罢了。
我们都听过一则中国寓言:父子二人骑驴出行。先是孩子骑驴,父亲在一旁步行,老人见了认为不象话:儿子不尊敬老人。于是父亲骑上,儿子走路,被妇女看见,批评父亲不爱护孩子。后来改为两人一同骑,青壮年又认为残忍,不爱惜为人类干活的牲口。最后是把驴腿一捆,父子两人抬着驴走。这三群人的价值取向分别是:尊老、爱幼、重生计。他们的不同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
如同世界观就是怎么看待世界、人生观是怎么看待人生一样,价值观就是我们怎样看待“价值”。“价值”,是我们认为可贵的东西,或者说重要的东西。价值观,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价值与信仰、使命、追求、欲望、需求有因果关系,是教育、修养、生活历练向精神层面的升华。
价值观存在于为我们的潜意识之中,难以窥见。我们通常不去审视我们的价值观,对它们的生成和消长,我们听之任之,采取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甚至不觉察到它们的存在。
根据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的心灵有如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意识层面,水面以下的是潜意识。他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少部分是意识在控制的,其它大部分都是由潜意识所主宰,人却没有觉察到。
既然价值观存在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有无必要让它们浮出水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个结论不是来自逻辑推理,而是来自我的观察和感受。我做培训的一个内容是帮助学员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导引的结果,往往出乎学员的意外。用时下流行的话说,震撼!学员反映,原先的许多行为发自本能或者下意识,不明白它们的来龙去脉,审视了价值观,就像捅破了窗户纸,把自己看明白了。界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头脑清醒,做事自觉,完成了从“自在”到“自为”的飞跃。
我们价值观成形、发展的过程,是我们成熟、成为有独特个性的成人的过程。挖掘我们的潜意识,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清晰的认识,有意识地进行价值观方面的修养,可以使我们的人生道路走得更清醒,活得更明白。有意识地培育、践行高尚的价值观,可以成为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