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领导一声“老板”,又有何妨?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称呼“老板”、“老大”!近日,广东省纪委规范党政机关人员称呼的消息,一时引起不少关注和议论。专家认为,领导干部称呼庸俗化只是表象,本质则是“山头主义”的滋生蔓延,上下级关系异化成了不正常的人身依附关系。(人民网北京516日电)

这一消息发布后,之所以会引来不少议论,主要就是因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到底该怎么称呼,广东省纪委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而他们不准称呼“老板”、“老大”的原因,也就是认为这样的称呼庸俗,破坏党内民主,损害公仆形象。

笔者颇为疑惑的是,改个称呼就一定不是庸俗,党内民主就一定不会遭遇破坏、公仆形象一定能树立起来吗?诚如网友所说,“怎样称呼都不重要,关建是有没有为人民服务,心里有没有装上老百姓。”“若只改称呼,不改“唯上”的行政作风,就怕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叫人了。”

其实,关于领导该怎么称呼,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又该怎么称呼,早在1959年毛泽东就曾专门做过指示,要求大家互称同事,改变以职务相称的就习惯。196512月,中央还专门印发《关于党内同志之间的称呼问题的通知》,要求“今后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互称同志”。1978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再次强调,“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任何负责党员包括中央领导同志的个人意见,不要叫‘指示’”。

然而时过境迁、岁时不同。机关为何搞得像江湖帮派那样不伦不类,称呼为何搞得像黑道电影庸俗不堪?这里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或许,这才是我们当下急需要回答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在称呼什么上面纠缠不清。

换个角度思考,称呼领导“老板”、“老大”庸俗,固然可以不叫;设若连称呼职务也不允许的话,那么群众又如何能够分得清谁是书记、谁是局长、谁是主任、谁是办事员?这种大家“皆称同志”的语境之下,群众有了问题和难题又该找谁来解决?——现今已不再是那种“小米加步枪,依靠群众打天下”的年代,如果连职务也不想让群众知道,又岂能符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和宗旨?

中国青年报16日刊文指出:如今政治文明的生态场越来越丰富,各地涌现了不少“个性官员”,“称呼学”理所应当该有所进化。除“同志”之外,称呼官衔很寻常,直呼其名也未尝不可,应容许个性称谓的存在,当然不能“庸俗”和“江湖气”。只有权力场的生态得以优化,官场称呼学才能展示更开放、自然的一面。

正所谓,称呼事小,作风事大。笔者则以为:群众真正在乎的不是称呼方式,而是称呼背后的党风政风。设若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自觉做到拒绝利益帮派、远离独断专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即使是叫他们一声“老板”、“老大”,又有何妨?

(李吉明2014516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