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江南疯狂上市的悲惨命运


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后,俏江南的经营受到很大影响。创始人张兰为了缓解现金压力,引入外部投资者鼎晖创投约2亿元人民币,占有前者10.526%的股份。那么,俏江南当时还有其他办法吗?肯定会有。这里我们不讨论。当时,我们完全有理由猜测,张兰引入鼎晖创投,绝不仅仅是为了缓解现金压力,而是为了上市。
那时候,俏江南被估值大约20亿。同时,双方签订了回购协议,如果不是鼎晖方面的原因,造成俏江南无法在2012年年底上市,则有权以回购方式退出俏江南。
于是,在鼎晖投资入资俏江南以后,上市成为了俏江南的首要任务。然而,令业内没想到的是,俏江南的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2011年3月,俏江南就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A股上市申请,但在2012年1月份证监会披露的终止审查企业名单中,俏江南赫然在列。A股上市梦碎后,又转战H股,不料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新壁垒——“10号文”,最终在通过聆讯后迟迟没有后续消息。
风险投资不可能老在企业里,一般的风险投资退出,一个路径是上市,另一个路径就是并购出售。上市不成,只能出售。
在走投无路的背景下,俏江南此次引入CVC(一家总部在英国的投资机构),市值被严重低估。这时候,俏江南被估值大约27亿,比2008年仅仅多出7亿。
除了贱卖,俏江南创始人张兰也丧失了对俏江南的控制权。CVC拿走了69%的股权。
2008年,在引入鼎晖创投的时候,在开始萌发上市念头的时候,如果张兰能预测到今天的结局。俏江南的历史会不会可能改写?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