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范,拨开医用气体“迷雾”
王瑞嵚
编者按:作为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宇虹,对我国医用气体现状颇有研究,现正领衔主编《中国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这一国家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针对国内医用工程气体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和《规范》草案的起草所遵循的原则,以及《规范》出台后的作用和影响,王宇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无序——医用气体应用“迷雾”
★ 技术超前,标准落后
据了解,医用气体系统在1994年前,基本处于无序发展阶段,其间,医用气体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和在医院里安装使用时,基本是无相关标准和规范遵循。
王宇虹告诉记者:“从历史角度评价这两个标准,应该说这两个标准是非常好的,对促进我国医用气体系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转眼间10多年过去,医用气体的许多新材料、新理念、新技术在国内医疗界得到广泛应用,医用气体种类也增加了几种如氮气、二氧化碳气等,而医用气体相关标准却仍是10年前的,这一状况,制约着我国医院医用气体事业的发展。”
★ 低价竞标,铸成隐患
近10多年来,标准从未修订,又没有新标准和新规范出台,所以在医用工程出现了新的无序。王宇虹给记者讲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现在医用气体市场有一种不好的现状,如一家医院气体系统要建到500万标准,有两家企业投标,甲厂家报价400万,乙厂家是500万,结果甲厂家胜出。第二次,乙厂家在投500万标时,提出300万,结果也中标。500万的标,400万和300万都低价中标的结果,就是厂家会在材料上做文章,把利润空间做出来。其中的奥秘是,因为没有国家规范对医用气体管道的用材作详细规定,所以,本来管道要求用
★ 规范缺失,院长缺识
正因为目前没有一个完善的医用气体的国家标准或规范如“利剑高悬”,那么什么是底线?什么是正规标准可供厂家执行,界限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把医用气体工程建造引入市场机制,就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标价越竞越低,层次也越来越低。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患者和医院。由于低价竞标,给医院院长一个错误的概念,即医用气体的钱可以花的很少,更作为以后新建医院的预算依据。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一些医院的气体工程,本应该用铜管的,却都被用超薄不锈钢镀锌管(甚至有用零点几毫米厚的)代替。这种不锈钢管,最大弊病就是容易漏气。刚开始用时,没有一点儿问题。因为医用气体在输送气体时,一般为
王宇虹告诉记者:“国家医用气体的标准和规范亟待出台。一些医院为防止军团菌的繁殖,用铜管传导冷、热水。而在对医用气体管道——这一直接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的救命线上是否采用铜管时,却犹豫不决,舍不得花钱。这根本上就是认识问题。”
王宇虹希望《规范》能早日颁布。他说“现在《规范》能早出台一天,就能让更多的厂家依法生产,按规矩出牌;还能让更多的医院院长认识到气体工程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中予以重视,杜绝一些医院中的气体废品工程。”
有序——即将颁布的新《规范》亮点
★ 他山之石
据了解,在医用气体规范方面,好多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且不断修订,如日本的JIST7101标准、德国的DIN13260标准;世界上最通用的是英国、美国标准和ISO标准,ISO标准则在很大程度上脱胎欧洲。
在国外,医用气体工程已从“中心供氧系统”和“中心吸引系统”工程,发展到“医用中心洁净空气系统”、“医用中心笑气系统”、“医用中心笑气回收系统”、“医用中心氮气系统”、“医用中心二氧化碳气体系统”、“医用中心氯气系统”、“医用中心氯气回收系统”等。
谈到国外的医院气体工程时,王宇虹向记者讲了他在国外医院看到的情景,他说:“我在印度、越南、安哥拉、斯里兰卡的医院里,看到他们的气体机房里都是原装进口的美国货和英国货,铜管锃明瓦亮;而国内很多大医院的医用气体管道还是用镀锌钢管,这种钢管最大的弊病就是用不到三五年就漏气。”
可见,国内医用气体工程系统的建设任重道远。
★ 借鉴国外
王宇虹告诉记者:“我们这次起草的新标准,就是以英国、美国和ISO标准为蓝本,再参照国内情况来制定。国内现有的医用气体标准因其制定的年代久远,且不完整,已不能适应当今医用气体发展形势。”
据了解,医用气体工程的涵盖范围比较宽泛,如前端管道、泵气压机属于工业产品;中间管道属于建设工程中端;而设备带部分又属于医疗器械类。
王宇虹说:“我们认为:工程类涵盖了医疗气体的主体。我们从建设工程这个角度,申请了《中国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
“虽然各国医用气体标准因其国情、地理、环境等各种客观条件的差异,而各有特点,但在宏观发展上,仍然存在一个大致趋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安全方面基本规定的方向,还是一致的,这也是我国国家标准的一个底线。因为历史原因,造成我们国家医用气体工程起点低;所以,在借鉴国外和制定标准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博采众长,吸纳世界各国标准先进做法;二是结合我国国情。最关键一点是:我们要保证按规范建造起来的医用气体工程系统是安全的,在此基础上,要有中国式的简化和创新特色。”
★ 《规范》亮点
正在编写的《中国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有哪些亮点呢?王宇虹向记者介绍了4点编写原则。
亮点一:提纲挈领
一般来说,我国的医用气体系统工程分为三部分:即前端、中端、末端。针对气体管道的压力管道,有专门的压力管道标准(包括设计和验收的规定);前端设备归机电工程,而机电工程也有相应的安装施工规范。如果从工程建设角度出发,我们现在这个规范准备把医用气体工程的前、后、中端提纲挈领地统领起来。至于牵扯到末端如医疗器械产品,我们准备只对其提出一些安全方面的要求,而不对其产品提规范要求。因为我们是一个建设性的规范,而不能做出产品方面的规范。我们还要对中端的安全性提出要求,如对空气机提出要求,即要满足其安全性要求;另外,其产生的空气,经过怎样的处理,哪些步骤,采用哪些设备,才能达到我们的洁净度,这是我们应该规定的。但具体到怎么生产出空压机的产品,那则是生产厂家的事。
亮点二:完善系统
美国、英国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的医用气体标准,甚至把终端产品的口径、尺寸、多大螺纹,都规定的很详细。相比之下,我们缺失比较多。我们只能通过制定国家规范,先从系统的角度完善规范,再把周边的东西一个一个做起来,因此,从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等全过程都有详细规定。
亮点三:把握底线
医用气体在医院危重病人抢救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因此我们在制定规范时,出发点是向国际标准看齐,而基本要求是以各项规范指标都要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底线。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如北京、上海等地医院大都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水平,而中西部县级医院却和国外医院有很大差距。在制定国家规范时,我们要把握的底线就是要保证最基本的安全要求。在制定标准时,我们的标准不是比国际水准还要高,而是可能比国际水准还要降一些的最基本安全要求。不排除在该《规范》颁布的5年后,在修订时,把标准整体再提高一些。
亮点四:品质规定
国外一般是实行承包商负责制,即由承包商负责医院建造医用气体系统工程的全部责任;而我国,管道有管道的监管,工程上有施工方和监理方,国家有质检站,压力管道有其焊接要求。管理模式不同,也造成我国气体标准的规范和要求与国外有一定的差异。
作为《规范》,就是要规定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应当怎么做和不应当怎么做,防止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质量跑偏。我们在制定《规范》时,将有很多细致的规范和标准,如管道焊接、管道材料、管道清洁程度、脱脂程度,还有规格要求等。同时也对医用气体的有害程度指标、洁净度要求指标、水和油含量上限指标作了详细规定;《规范》中有些地方提出的要求比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还要合理一些。因为,我们也和国际上包括ISO标准、美国、英国标准等一些主要协作点有联系,我们力图用比较小的能耗获得更为经济的用途。
★ 建议——写给建筑师
据了解,现在建筑设计院里,有很多建筑师并不是非常了解医用气体,有的即便考虑了,也不够完善,或不到位,以致造成某些安全方面的隐患,如把危险气体放在地下室等。对此,王宇虹的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要有整体观念。建筑师在做整个医疗建筑的设计图时,要有整体观念,要兼顾到医用气体的特殊要求,为其留出使用的功能、空间和接口。如麻醉用的笑气——氧化亚氮的废流排,就不能建在地下室,而要放在医疗建筑里,其安放空间则要求有良好的自然通风,空调设计要保证有完善的事故通风紧急排口。
二是要有预留接口。建筑师在设计整个医院建筑时,针对气体工程,可以不做该点的细部设计,但在整个布局和规划时,要为该点留足空间和未来发展接口,如气体、防火、安全、给排水等等。
王宇虹简介:
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项设计部技术主任、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