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促发


 教育的促发

喻建国

在西方,教育这一词语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把某种本来潜在于个体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文“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造就现实的发展状态。

潜在于个体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是由个体的DNA决定的,但是基因又会因为外界的作用而促发或抑滞,接受不同的教育,就会让个体促发或抑滞不同的潜在于个体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从有利于人类延绵、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出发,教育对个体的促发或抑滞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

促发个体对健康体魄的关注,人类延绵需要人类无数个体的身体健康,因此人类的教育必需十分清晰地促发人类个体对自身健康体魄的关注,要了解人体结构,人体运转,人体运行的阶段性规律,保持人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措施。对任何影响人体运转,违反人体阶段性运转规律的思想和行为,都应强有力地进行抑滞。人类的教育只是到现代才对这一点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这一点掉以轻心,以为这是无须促发的,这会对教育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

促发个体对成熟心态的培育,人类自身运转除了生理运转之外,就是心理运转了,心理运转的主导是个体心态,个体心态有成熟型、次成熟型、不成熟型和精神症型,教育必须促发成熟心态,并有效地让次成熟型与不成熟型向成熟型转变,让精神症型获得治疗。教育更多的任务是培育成熟心态,让利他、悦纳、升华、预筹、幽默、好学、善动与运谐深入人心,成为人类个体心态的主流,过去教育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是非常模糊的,现在必须极力强化。

促发个体对健全人格的树立,人格是做人的规格,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对这一点是十分重视的,在我国现代生活中曾经有过一度将人格强烈扭曲,其后果直到现在还非常清晰地残存着,教育必须帮助受教者树立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具有普世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健全人格的核心展现,我国的教育必须科学地帮助受教者树立这些健全人格的核心内容,让勃发、自立、自律、足智、敏感、谨慎、负责、精明、达观、乐群、顺应、稳定、勇敢、专注、开放和领衔充盈于个体的生活。

促发个体对深渊学识的追求,学识的范围铺于渊博,学识的精尖寓于深度,学要求渊,学也要求深,为学要像建造金字塔,深度保证高度,渊度保证稳度。现今世界每天的学识量成兆亿增加,为学必须要有新方法,对深渊学识的追求首先要追求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没有先进的学习方法,追求深渊的学识必然成为一句空话,教育在这一点上要花足功夫,让受教者学会运用先进的科学学习方法,在这一基础上去追求深渊的学识。

促发个体对娴熟技能的掌握,技艺才能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立足的基本本领, 在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视人的技能,因为技能是改变客观社会的重要操持,清· 陈康祺在《郎潜纪闻》卷一中所谓:“文儒近臣不当崇尚技能,师法夷裔。”的愚昧曾经坑害我国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一能缺技艺才能,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具备各种各样的技艺才能,要在促发个体对娴熟技能的掌握上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