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文选之一。其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根据后面这一个句式,我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总结,领悟出屈指可数并便于记忆的六条人生的道理,简单,却很实际。
读《增广贤文》,悟六不可。如下。
一、怕人之心不可有。
遭遇万人误解、误会而无所在乎。遭遇万人鄙视、嘲笑而无所在乎。遭遇万人埋怨、仇恨而一无所忧、一无所惧。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王安石说:人言不足畏。毛泽东说: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些话,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平庸就是庸众的根本价值观。一切要求反抗平庸成就非凡的选择,都会遭遇庸众的嘲弄、冷笑、无情否定,因为这是对于他们那甘于平庸的根本价值观的否定。必须学会反抗大众。大众永远希望别人也跟自己一样随波逐流、平平庸庸,所以一定会排斥不肯于如此的精英人物。是属于大众的规则,为大众所默认的公共的规则,让大众中产生出大众。抗拒庸众,与其为敌,才是正道。
拒绝平庸,首先必须作出这一个为众人所排斥和否定的选择。选择本身的不平庸,已经从行为上决定了本质上的非凡。这一选择的权利,是存在于自己手中的。得失成败皆因自身因素。怨天尤人绝非正确态度。
Adlai Stevenson : A free society is one where it is safe to be unpopular.我们生活在一个周围所有人都要限制你的不肯沦为庸众的选择而令人不自由的社会,但自由,却是自己给予自己的,而且要看你有没有这种给予的勇气。我们生活在一个超越平庸的选择,难以被众人支持与认可,一个天才总是被扼杀在少年的时代,一切都决定于你有没有这种不甘平凡、不肯随波逐流、追求卓越、能够进行持续斗争和不屈的反抗的勇气。
勇字当先,自知人生不过百年。决定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的绝对不是实现目标的难度,而是计划实施与面对的勇气
人或侮辱而无惧。好马出鞭下。英雄出胯下。坚定意志。质量决定前途。愿望决定未来。成于发奋。不进则退。不强则弱。不存则亡。不争则庸。不自强毋宁死。为世间难为之人,成世间难成之事。
自信就是首要的信仰。自爱就是首要的幸福。自动就是首要的自由。自制就是首要的成就。自信自爱自动自制,一切都为成就非凡。
强者自制。弱者被制。成者自成。败者自败。一切在于自己。当硬时硬。当硬处硬。出入要硬。上下要硬。事在人为。志在必得。生而有为。死而无憾。必要力争。不可虚生。坚决抗争。不肯屈生。谨慎认真。求进于忍。倔强精诚。求胜于狠。对自己,就是要横一点、狠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戒除恶习、归于善行、走向正道。嫉人有成。恨己无能。命为志存。自强自尊。不要跟一切不如自己的人去比较,只要是人,能够做的比自己更好,就要跟他去比较,不管他是现在的人物,还是历史人物。选择本身。即为成败。积极者成。消极者败。
没有努力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尽力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疯狂的努力。
生活必要危机感和紧迫感。生命必要正义感和责任感。最大程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每一个人最大的人生责任。拒绝浪费人生,浪费属于人生的时间,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正义。
着力大处。着心小处。着眼长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食色诱于前而不为所动。唯此目标,唯此动力,奋斗不息。
就算是交朋友,也要去交那些同样不甘平庸的朋友。择交者不败。朋友决定命运。何等样的朋友,决定了何等样的命运。一个人的劣根性与惰性决定了他倾向于选择为同样的劣根性与惰性所支使和驾驭的朋友,这样一种选择朋友的倾向,比之劣根性和惰性本身更为可怕,危害也更大、更持久。积极作为的非凡的朋友必然带来一种榜样的力量,让人情不自禁的仰慕并效仿,必然会有一种帮助矫正人生与帮助塑造非凡人生的价值。
我至今深爱着Michael Jackson的音乐,因为Michael Jackson的音乐满溢着一种强劲、蓬勃、暴发性的的追求卓越内在精神,一种极限求索、严格自我要求,欲望在漫长而永恒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史长河之中成为始终列为顶尖人物而无愧之梦想的内在精神。
万物皆天定,自主方为人。前后皆虚无,非虚唯此生。生前死后皆虚无。唯有中段非虚无。生前死后皆未知。唯有中段非未知。生前死后皆无我,唯生死之间道路为自择、世界为自创。个体生命诞生和死亡之间的过程,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所参与创造的自己的世界。内在与外在的一致性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功者的共性。而知行合一,又是生命所能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之一。
事业上就是如此,一块钢板用作茅坑板子,它就是茅坑板子。作为一个人,至少做到不要自己选择去做一块茅坑板子。
勇往直前的道路上,别让一块小石子绊倒。哪怕摔倒,也立即爬起来,继续前进。至少别让任何负面的、不利的因素给自己带来消极的情绪。情绪上不折腾。理念上不妥协。时间上不浪费。无理想无执念无坚持的生活,根本不值一过。
不做凡人。坚决不做。
二、怕事之心不可有。
勤于所能。力无所余。
所言诚实。所学扎实。所为切实。
为人不自在,自在不为人。死了以后,有得足够的休息。活着,就是要折腾。折腾才是活着的正常的状态。生命的本质就是折腾。死亡就是折腾的永久性完结与终止。
懒惰其实是一种习惯。养成了勤奋的习惯,人自然就会变得勤奋。
人生的首要之事是严于律己。要以强大的自制力,去克服与生俱来的惰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以为人。
必要明确目标。必要集中精力。必要磨练自己。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沉不住气。不要放纵自己。人生就是一个玩着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游戏的过程,投入程度决定了幸福程度。
应当为不肯求真务实与生存能力低下而惭愧。应当为自作孽自作践颠倒堕落的生活而惭愧。应当奋发有为。应当发奋图强。
无所事事则难免与人纠缠于无谓之事或自作烦恼。有能者根本没空与人纠缠于无谓之事或自作烦恼。成功与幸福的真谛就在于一个忙字:必要自制惜时。人生的真谛只在于自制以惜时。你动与不动,时间都一样流逝。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惜时的本意,就算高效的利用时间,去做事,将事情做好。.没必要去做的事就有必要不去做。有必要去做的事就有必要尽快做好。惜时者有成。不能自制。苦果自食。不肯惜时。碌碌一世。能者多劳。能者就该多劳。能者也正是因为多劳才能。
三、怕难之心不可有。
面对责任与困难的时候,人所采取的态度,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积极的勇敢的面对。自强,进取。消极的逃避到堕落的程度。堕落无极限。逃避对人而言毫无助益,但在个人精神上却仍然在承担着。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先难后获。勿以物喜。勿以己悲。勿以难退。挺起胸膛。打起精神。鼓起勇气。逆流而动。逆风而行。逆境而存。人生之本质意义乃不断完善与提升的游戏精神。人生的最佳乐趣是恒择艰难。人生的极乐之事是对抗压力。
思考,突破,跟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较劲,才能一步步的做得更好。克服难题的过程,是一个乐趣无穷、源源不断的过程。没有难度和障碍,就不会有任何的乐趣,不会有获取乐趣的机会。
一切的现实的困难和挫折,痛苦和麻烦都是你自己觉得,都是自我设置的对自我的妨碍,自误的屏障,你认为它不存在它并不存在,到了你不在乎的时候,一切都没什么可在乎的。
一切的麻烦和困难,都像是小时候经常欺负人的那些同学,你越是怕他们,他们就越是要欺负你,你要是勇敢的面对他们,并进行顽强不屈的斗争,很有可能,最终他们倒是还要怕你。
一切事情的成败不是取决于事情本身的难易程度,而是取决于做事的人的自信程度,永远自卑的人,永远是自己的陌生人。自己是自己的金矿开掘者。为己所为,欲己所欲,亦无所犹,亦无所惧。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精神存在的本质就在于主观上的体现:体现于坚强、忍耐、挑战、面对、勇敢、难度的克服、痛苦的抗拒。人在出生以前和死亡之后,都是一种极限安乐的状态,只有在活者的时候,在这样一个短暂的时段之中,获得了痛苦中进步的机会,可以主宰自我的一种精神存在,是痛切的是现实的,并可以在奋斗与磨练中达致充分、饱满,完全极限的精神存在。自我即自强。
不要自暴自弃。知难而进与迎难而上。
在西红柿所有的小说中,主人公一辈子的奋斗经历,就在于努力的填充一个预先设置好的巨大的进步空间和发展空间,所有的奋斗历程,都是从低点到高点的奋斗历程。我们不但不埋怨其千篇一律,反而认识到,正是这样一种写作的套路,成为一种掘之无尽的快乐的体验的源泉,让人体味到阅读的乐趣,不断的拾获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财富之贫富差别、武力之强弱差别、地位之上下差别、能力之高低差别不过是人生游戏的起点差异罢了。人们将游戏中的兴奋点和价值物设置为财富、美女、法力等等,都只是其表现形式,而非其内在本质,本质只能是进步与奋斗的过程。打游戏就应该从最无能的角色和最低的起点开始,一开始就翻了版,被设置为至高境界,那就没意思了。游戏可以打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人生只有一次。人生这出游戏,富人们给子女们留下的遗产,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不同程度的毁掉了子女们的人生乐趣。作为西红柿小说的每一个故事,都跟一个人的人生是一样的,都只能写一次,所以必须从一个起点开始,到达一个终点,从一个最低点开始,到达一个最高点,只有如此,过程中,才能收获更多的惊喜,才能体会到更多的成长的喜悦。快乐只在过程之中,而不在结果之中。没有被给予低点,或者过早的被给予了最高点,不过是被剥夺了人生的乐趣,被剥夺了写作的乐趣,被剥夺了阅读的乐趣。这可以说是人生的道理中暗藏了写作的道理和阅读的道理,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道理和阅读的道理中,暗藏了人生的道理。
四、怕输之心不可有。
古人云: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
自作孽不可活。自求成必有成。
不怕事情多。不怕事情难。不怕事情杂。不怕事情繁。只管埋头苦干。只要比别人干得好就行。不管结果怎么样,首先,在信心方面一定要胜人一筹。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所谓成功,不是现在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成功与否,在于选择是否正确,而无关于顺逆。最大的幸福在于无数的正确的选择而无关于顺逆。
自强就是首要的成功。成功在于現在。
不怕做事得不到好的回报。努力未必有好的回报,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有好的回报。一方面,所有的努力,都能换来更大的有利的几率。另一方面,做事本身就是一种回报。在做事的过程,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五、怕死之心不可有。
其实我们都是随时会死,随时。已知事实如此,死亡又有何可怕?命运配置了失去,诚如命运配置了当初的获得。命运配置了死亡,诚如命运配置了当初的诞生。
没有必要去否认或回避虚无主义,大可利用之而让自己变得更勇敢,其实我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生无所得。死无所丧。心无所惧。
知无所失故能无所惧。
为我所为。欲我所欲。亦无所忧。亦无所惧。
正因为人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所以对于人来说,生命本身,其实是一种对于世界的脱离。也正因为如此,人才会有孤独和痛苦的感受,这样一种感受,其实是来自于生命本身。
死亡,是对于世界的回归。死亡或许不过是灵魂逃脱这个世界的唯一办法。
何惧?何悲?
那种认为人来到世上,就要好好的享受一生,要不枉此生的想法,其实是虚无的。人对于生命的贪婪的索取,本质上其实都是来自于对死亡的恐惧。要消除疯狂的贪婪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残暴,首先就要消除对于死亡的恐惧心理。
生活是一个达致死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离题,但是不影响其结果。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结果。生命中比别人多出来的那么些年,哪怕将之万倍的延长,放置到整个无限的宇宙时空之中,也会微乎其微到至少能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的优越感或喜悦感……
六、怕苦之心不可有。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忍于当忍。能忍者方能自强。自强者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吃万般苦。人生之必要幸福乃利于遂愿与进步的坚忍力为。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欲望不过表示灵魂因肉体而脱离灵魂自身控制的程度。自主选择的对于趋乐避苦的欲望的适度的禁欲,是必要的。为什么所有的宗教都要禁欲呢?欲望所带来的不过是短暂的欢乐和长久的痛苦,而灵魂自我控制所带来的却是终身的和谐、安宁和美满。
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其实是来自于直面苦难、勇敢承受、奋战到底的心态,来自于对苦难的承受和克服。没有经历真正的痛苦,就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生命,不过是灵魂存在的一种方式而已。虽然那种脱离生命的灵魂存在方式,不得而知,没法被证实,但是也没法被证伪。
生命,不过是灵魂成长的一个过程。
当生命结束,灵魂成长的过程也就结束。在这个过程中,人应当去经历更多的磨难和痛苦,使之灵魂更好的成长。生命并不是一无所获。生命的收获,就是成长的灵魂。有成长,才会有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