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怨,当初都是为了自己。
人们说,她大你8岁,不顾外人眼光和你结婚;你没房没车,为了不让别人说你吃软饭,甘愿放下事业的脚步支持你;将近40岁还为你生下女儿……
这个她真可怜——原本我没觉得她那么可怜,但排比句里连连用的“为了”二字,着实使人意识到这个出轨男人对女人莫大的辜负。可我还是要说,这是一个成熟女人所做的决定,这些决定,并不仅仅为了男人,其实也都是为了自己。
这样想,她不过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而非白白牺牲。若是后者,才是真可怜。
结婚是因为自己爱那个男人,即便他小了自己8岁。放慢事业的脚步,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让自己享受家庭生活。将近40岁生下女儿,是为了自己想要一个女儿。你以为她的眼泪是为了一个出轨的男人?也许不过是为了自己看走眼,投掷了几年真情而悲哀。
人们说,那姑娘为了你打胎一句话也没说过。我会说一个成年姑娘为什么不懂保护自己?为了自己的感情,为了欢愉,享受男欢女爱没有问题,但做足保护措施总是应该知道的吧?32岁的人了。
是,他口口声声承诺,你信以为真。但愿你以后不再天真。
事至如今,你如何都是输家。他若是被原谅了,就是翻然悔悟,浪子回头。他若是没有被原谅,你就是那个罪魁祸首狐狸精。她若是原谅了他,她就是隐忍成熟顾全大局。她若是不原谅他,也是坚强硬朗。你呢?
人们说,他为了妻女,对媒体发出了“我贱命一条陪你们玩到底”的怒吼。好笑啊,如果真是为了妻女,早在出轨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要为了妻女做个不让妻女蒙羞的男人呢?
人们说,媒体做的好,为了被蒙在鼓里的妻子,为了所有曾经被小三过的家庭,要痛打落水狗。哑然。
也许人家想装聋作哑,偏我们残忍地揭穿真相?原本也许可以关起门来解决,如今大白天下,简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打脸。接受致歉,一家人还能若无其事地生活下去?那么演技真的炉火纯青了。绝无贬义,生活里谁不需要一点点的演技?一部分观众会愤怒,“这样的渣男你都能包容?”不接受致歉,女儿也许会受到单亲家庭的影响,打老鼠忌着玉瓶儿。另一部分观众又会愤怒:“为什么不包容一点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人家或许已另有计划,偏人们着急上火像打了鸡血似的,代她不值,代她委屈,代她伤心,代她愤怒……为什么这么投入?记者为着新闻/好稿/稿酬,媒体为着销量,观众嘛,除了满足自己的窥私欲,也为着自己在这个时代中不上不下无处可诉的感情危机。
我们带着私心窥测着明星们的婚姻状况,以此慰藉自己:看,还是明星呢,表面这么光鲜,形象这么高大上,背后不也有如此千疮百孔的爱情与婚姻。
我们带着不乏恶意的唏嘘:看,女人的坚强果然是被逼出来的吧?男人果然没有不偷腥的吧?
我们带着兴奋的心情一字一句推敲他的致歉声明:看,代笔的吧,一点看不出歉意啊。潜台词也许是——如果是我,会不会写得更加恳切一点?
我们带着曾经的隐忍、带着对征服假想敌的激动,与高高在上的道德感审判她不被祝福的恋情:看,叫你做小三吧。喂,你们那些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曾经/现任/潜在小三们,这是你们的下场啊!喂,你们那些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曾经/现任/潜在渣男们,这就是你们的下场啊!
又一起这个时代常见婚姻出轨案例,生生变成了一场全民捉奸总动员。一场又一场全民参与的公开捉奸行为,始发于媒体,高潮于微博,落幕于无人知道的阴影里,或笑或泪的日子里。也许可以善意地理解成这是社会价值纠偏的一个自发行为,也许可以将其留给社会学家当作写论文的素材。
至于我们,还是让故事过去吧,让他们继续正常生活,让他们继续做出为了自己的选择。这不是常情吗?
毕竟,没有人会愿意牺牲自己的日子,去成全别人的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