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为阳岐尚书庙题写楹联
严孝潜
1919年1月17日, 严复应乡人请求,倡议重修阳岐“尚书祖庙”,并“为尚书庙作启募启。”以便进行募捐活动。 严复自己捐了二千元。
当年10月8日,严复在上海写信给时在北京的长乐人王又点(允皙),请他为阳岐尚书庙作戏台楹联一副。
1920年1月7日,“阳岐尚书庙上梁。”5、6月(四月)间,严复因王又点尚未给阳岐尚书庙书写楹联,又给王又点写了信。
稍后不久,严复收到王又点书写的戏台联句:“粉墨千场皆假面,衣冠一代几完人?”,严复嫌作为戏台联句七字太短,想“佛头著粪”各再增加七字,遂又给王又点写了信。严复在信中讲“昨璩子由尊寓归述;大制戏台联句致佳,惟鄙见以为戏台联七字微嫌太短,颇欲佛头著粪,各增七字如下,傥未惬意,即便更改:
“更何分苍鹘参军,粉墨千场皆假面;
莫但看乌纱牙笏,衣冠一代几完人?”
如可用,乞早加墨。此颂 撰安。”
但后来,不知为什么,该戏台联句王又点没有给予书写,乃是由严复亲自书写。
1920年8月16日,严复在今天的日记中记有“送两联去福州阳崎。”严复在7月4日写给三子严琥的信中曾提及“尚书庙要我再作三对,病无能为役,亦不知求谁,庙中如有旧者,可取用也。”但严复最后还是抱病为阳岐尚书庙书写了两幅联语。
该两联联语:
一是刻在尚书庙大门口正面,用楷书书写的是:
“入我门来,总须纳手扪心,细检生平黑籍;
莫言神远,任汝穷奸极巧,难瞒头上青天。”
二是刻在尚书庙大门口,上一联语的外侧,用行书书写的是:
“千万家,饭美鱼香,唯神之赐;
百余乡,风清魔伏,为民所依。”
阳岐尚书庙内有石刻青石联语几十对,其中严复所作的还有以下几对:
一是在大殿内的石柱子上,用草书书写的:
“依然麦浪松涛,酾酒重檐梓里貌;
饶有黄蕉丹荔,迎神长守故乡风。”
二是在大殿内大柱上书写的:
“守官诚死封疆,此义岂共和而可废。是宋代忠贞,若论殉
国从容,垂七百载英声,何愧文陆?
保民力登祀典,惟公为社会所同依。有陶江祠宇,长祝在
兹陟降,俾千万年浩气,永奠瓯闽。”
三就是在戏台两侧书写的:
“更何分苍鹘参军,粉墨千场皆假面。
莫但看乌纱牙笏,衣冠一代几完人。”
严复除了书写以上联语外,还为阳岐尚书庙题写了庙名“历代奉旨祀典尚书祖庙”并题以“严复书”,镶嵌在尚书庙大门口上方的大墙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