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研究总监周锐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八大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国务院于2013年初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任务贯穿始终,同时对各行业、各领域和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信建投经济咨询研究总监周锐指出,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污染排放减量化的前提。二是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部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三是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无限次的循环利用。四是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扩大就业。

  图表: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园区经济研究中心

  从各国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工业发展。然而,大力发展工业,必定会大量增加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口高度集中,使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研究总监周锐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循环经济的理念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各地产业规划中。如何从区域的实际出发,科学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系统,以此拉动并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根据区域实际确定主导产业,通过重点产业核心企业带动,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

  其次,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力度。技术进步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从技术角度,鼓励企业推行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从产业发展角度,大力发展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

  再者,从废物的减量化入手,进行废物综合利用。在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过程中,建立园区集中供能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处置系统,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逐步建立起企业间、产业间物资能源互换或转换的供求关系,实现园区和项目聚集区内资源的高效利用、物料的闭路循环和污染物的“零排放”。

  同时,周锐指出,建立适合本区域的循环经济系统和发展模式需要注意平衡产业间的关系,确定核心产业、辅助产业和前瞻产业的产业组合,在园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持续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