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园区经济研究员张久松指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极大促进我国产城融合。反过来,产城融合也将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产城融合”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2014年3月16日,国家出台了《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对于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城镇化的驱动力、与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相辅相成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明确产业发展为动力,推动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园区经济研究员张久松指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极大促进我国产城融合。首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巨大内需。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其次,农业转移人口向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纵向发展,提升我国结构转型的能力和速度。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地打开。
最后,新型城镇化蕴含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例如交通,到2020年,普通铁路网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城,国家高速公路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民用航空网络不断扩展,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0%左右的人口。
图表:新型城镇化主要目标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研究中心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中国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2014》中指出,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张久松认为,产业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产城融合反过来也将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产城融合” 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迅速崛起一批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浙江的“块状经济”与珠三角的“专业城镇” 成为亮点。“十二五”期间,上海、天津、成都等许多大城市都将产城融合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随着“产城融合”模式的逐步推广,相关企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将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