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食品行业研究员杨潞青指出,目前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调整不够充分,仔猪价格回升过早导致繁殖母猪淘汰力度不够;另外,猪肉价格回升力度都比较快导致多数养殖户并未大幅淘汰或者继续坚持经营;还有,当前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也使得养殖户抗压能力上升。
自2013年底以来,生猪价格不断下滑,已经跌破养殖户盈亏成本线。相关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衡量养猪盈亏水平的猪粮比已靠近5:1的红色警戒线,养殖户目前每头猪亏损200-300元。面对生猪市场的疲软局面,生猪期货成为2014年“两会”上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食品行业研究员杨潞青指出,目前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调整不够充分,仔猪价格回升过早导致繁殖母猪淘汰力度不够;另外,在过去的猪周期中,猪肉价格回升力度都比较快导致多数养殖户并未大幅淘汰或者继续坚持经营,这种普遍心里使得生猪存栏即便在2013年猪肉价格调整中也居高不下;还有,当前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也使得养殖户抗压能力上升。
图表:2013年5月-2014年3月全国毛猪均价走势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产业研究中心
杨潞青认为,短期来说,由于供大于求,猪价仍将低位徘徊。然而,中期来说,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中国绿色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2014》指出,猪价将呈现扁平化趋势,母猪存栏难以大幅去化。部分中小养殖户因无法忍受持续亏损而被迫退出养殖行业,而规模户因为盈利减弱将降低存栏扩速度,行业集体性趋于理性将导致全行业大幅削减过剩产能,更多是结构性变动——高效产对于低效替代。因此那些能帮助养殖行业增加效率等模式或者战术将受益,而运用这些模式饲料或者兽药龙头将迎来市场和利润份额的双升。
为稳定生猪生产、维护养殖户利益,政府正积极准备启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以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除了收储政策,生猪期货更被视为是保护养殖户利益的有效机制之一,近日在全国“两会”上再次被提及。然而,由于生猪产品不易标准化,也无国家标准,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存在质量、疫情等突出风险,短期内,生猪期货市场的建立或难以实现。
杨潞青认为,为了平滑猪肉价格周期,国家应尽快出台收储政策,平滑价格波动,避免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同时,养殖户也应该适时地调整母猪存栏结构,以降低整体的亏损水平。对于专门从事育肥猪的养殖户来说,亏损末期可大量补栏仔猪,一旦进入大周期后,仔猪价格必将随着出栏肉猪价格的上涨而上涨。对于自繁自养猪场来说,如果按部就班地出栏肥猪,对于资金链的要求将会非常高,可以在亏损前淘汰一部分差的母猪,亏损后期再补栏一批后备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