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见解


目前中国地面以上的国有资产约价值10万亿元,地面以下还有庞大的待开发的潜在国有资产,如此来看,现在中国的国家负债率还未达到危险的程度。
  补充:
  这个国家已经在卖了。
  首先,土地都是国有的,但是国家早把大部分土地以使用权方式卖出去了。所以,国家要想从土地上赚钱,必然要赶走现在的“主人”,这点从最近发生的拆迁案件上就可以看出,国家就是靠拆迁来赚取大额利润。
  接下来一大块是国有企业。这部分该卖的都卖差不多了,而且这些企业谁来买呢?一开始通过上市、送配股来完成,现在股市已经完全吃不动了。但是为了能卖个好价钱,还是不停的上市。国有股从股市中卖不出去,就低价(比股市低很多),卖给老外。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有企业也差不多到了不能再卖或者卖无可卖的地步了,其实问题还是谁来买?
  再接下来是地下资源。煤呀、石油呀,这些东西能采的都把开采权卖给企业了,而企业又卖掉了,从中石油在香港上市就可以看出来,其实石油也预先卖出去了。
  
  最近看的“最高利益”里,哪个镇长把土地抵押给银行贷款,这种抵押显然不会被算做坏帐,但是一旦经济危机,这种地根本没人会买,那么就会变成银行坏帐。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坏帐应该比我们想象的更高。(这段是我估计的,我并不清楚银行是如何统计坏帐的)
  
  
  
  最后,我的结论是:为了还债,国家将继续依靠大规模拆迁来赚区土地使用费;将不顾股市的吸收能力,继续大规模上市(这种企业的财务报表使它要卖给老外只能是很低的价格),出售手中的一切可以卖出的企业;对于国有股,将低价出售、转让;减少支出,如降低出口补贴、减少教育、养老方面的投入;增加收入,如广开税源、加大增税力度(从几个典型的富商落马可以看出);大发国债,新债还旧债。
  
  后果呢,
  一:拆迁其实是一种很伤害普通人的行为,特别它依赖房地产价格,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那么拆迁就无利可赚。但是房地产价格目前已经在高位,继续上升会带来更大的问题。这是一个矛盾。
  二:国企出售,股市已经是不全面开放给老外是不可能继续大规模融资,而要出售给老外,又必须接受一系列严格要求,财务报表等,价格自然也低。同时,外资投机是一种毒药,一旦外资获利回吐,立刻就会崩盘。所以,外汇控制不能松,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而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又限制了外资的进入,且有违WTO原则。这是第二个矛盾。
  三:地下资源,现在中国基本上是能源净入口国了,而且,中国的外交和军队,使中国对这种能源进口没有控制能力,人家说涨就涨,没有发言权。俄罗斯的石油管道被日本插了一刀之后更是不谈了。现在的问题是:一:资源价格由别人控制着,高了,打击全部国民行业,低了,中国资源开采成本高,无利可图。二:地下资源开采能力也到头了,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提高。特别的问题是:资源开采越大,污染也越严重。这是第三个矛盾。
  四:增加收入,放眼中国,该收的都收了,连农业都收,美国和欧洲天天吵农业补贴,中国讨论的是农业负担,也就可以理解:增加收入,何其困难。这是第四个矛盾。
  五:减少支出。不可能,固定投资都靠国家撑着,奥运、地铁、三峡、高速铁路、火箭等等,都关系到国家政治,不可能不继续支出。且这些项目的预期也是明显的:亏本。教育、国防不可能再减了。这是第五个矛盾。
  六:吸引外资搞出口。这和前面二中情况不一样。这种属于外资投资,比较稳定,能立刻提高GDP等数字。但是,绝大部分利润给了老外,且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意味着,国家从中并不能得到多少钱。最后,大规模出口,必然受到国外的打击,各种限制、制裁铺面而来。随着WTO走近,这些企业早晚会占领国内市场,以税收的优势,打败中国企业,等于是送钱给别人,让别人打败自己。这是矛盾六。
  七:扩大内需。关一个教育产业和房地产,一般的人就要奋斗一辈子了。这个内需如何提高?矛盾七。
  八: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腐败!如果说能通过上面七中政策,把经济摆平的话,那么腐败就是其失败的最后原因。那么打击腐败?腐败已经形成一个阶级,你一打,这些人把钱往国外一送,人一跑,那么债务这个大泡泡就立刻破了,且其中牵缠着政治利益,如何打得?
  
  所以,中国现在的状况就是:国家在这七种矛盾中努力平衡。要破投机泡泡,提高保证金,但一下子把国债打跨了,还的掏钱自购国债,结果钱又放了出来。而,腐败就象黄河边大小引水渠道,最终连黄河都断了流。
  我个人认为有以下指标必须特别重视:
  1:房地产价格,这个价格意味着国家能否通过拆迁获利
  2:吸引外资额,这个意味着国家能否正常出售国企
  3:出口额,这个意味着国家能否从大规模出口中获利
  4:国债等金融市场(不包括期货),这些市场是国家变现的地方
  5:高速公路的决策意味着国家在刺激财政和减少支出中艰难的选择
  
  至于GDP等东东,我觉得只有参考作用。